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场流行语其实有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5日 03:14  中国经济时报

  朱达志

  最新一期《人民论坛》双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列举出“官场流行语频率最高的12词”,说这些词折射了官员的心态,而事实上他们对这些词语的深刻内涵却未必了解,只不过是拿来装潢门面而已。这些四平八稳、不知所云的官话背后,隐藏着官员怎样的心态,折射出官场怎样的风气,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反思。

   文章对那些官场流行语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说入木三分,很雷很深刻。但在我看来,官员们未必就不明了文章讲的那些十分正确的大道理,至于“深刻内涵”云云,更是言重了点。其实他们也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对那些“糨糊行话”若不能谙熟于心运用自如并随时可以脱口而出,不是早晚要出局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法获得官场入场券,找不到北。

   设身处地地替官员们想一下,那些流行语实际上都是官场中的日常工作用语,须臾不可或缺的,否则就没法正常开展工作,当好人民公仆。如若不信,我们就来逐一验证一下。

   第一,有关部门。这是个非常科学的说法。从哲学上讲,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是孤立的岛屿。就现实而言,我们的行政部门虽说都有分工,但更强调合作,群策群力,协同作战,N管齐下。这样一来,我们的每项工作就都成了中心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说延伸,责任和权力遍及所有的相关部门。若工作成效卓著,自然要归功于领导有方和各部门的精诚团结、协力同心;若工作出了纰漏或差池,自然需要有关部门共同承担责任,有难同当。你不让官员们使用这一工作用语,岂不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二,高度重视。按理说,凡重视都必须是高度的,低度的“重视”其实不是重视,相反只能算轻视。但不强调高度二字,行吗?强调了,说明我们决心大,政策硬,措施足;不强调,就容易走过场。轻飘飘一个“重视”了事,那才是真正的官话呢。所以说,高度重视这个词流行频率位居第二,理所当然。

   第三,重要讲话。世界上的事物难道不是原本就主次有序的?就像矛盾要分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对矛盾又要分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讲话分个主次,也就是区分一下重要讲话和一般讲话,完全合乎唯物辩证法,无可厚非。

   第四,严肃处理;第五,有效措施。凡处理都必须严肃,不严肃就一定会走过场;凡措施都必须有效,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这个道理和“高度重视”之理类似,此处就不赘言了。没想到这样的常识常理也会遭人诟病。

   第六,不尽如人意;第七,不一定;第八,基本上。诸如此类的说法其实都是完全正确的。首先,这合乎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几分成绩就说几分成绩,只要存在不如意就不能说“尽如人意”;当事物的发展状况还处于不够明朗阶段时,就不能说“一定”,而只能说“不一定”;当事物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程度时,就不能不加一个“基本上”。其次,这也是对待工作应该秉承的一种审慎态度,遇事留有余地,不把话说满,说死,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九,阶段性成果。有人认为这一说法在官场中也是用得太多太滥,有浮夸矫饰之嫌。其实不然。事物都是分阶段螺旋形上升波浪式发展的,所有的重大成果都是由一个个阶段性成果构成。此理如此简单,还需多费口舌吗?

   至于“力度”(第十),“负增长”(第十一)和“工作需要”(第十二),这几个说法也入选“官场流行语频率最高的12词”;更有人还不负责任地质问,其中“隐藏着官员怎样的心态,折射出官场怎样的风气……”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力度”、“负增长”都是科学术语,何咎之有?至于“工作需要”更是再正常不过了,就像我们庶民百姓见面总爱问“吃没有”,实在是“生活需要”使然。

   存在即合理。依我看,官场流行语,有呀有道理!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