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PI创12年新高 企业很受伤急盼新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09:06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姚伟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7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受成品油和工业用电价格调整影响,PPI涨幅毫无悬念地达到诸多投行预期的10%,创下1996年以来的新高。

  耐人寻味的是,国家统计局在公布PPI数据的同时,还罕见地在其官方网站一并刊发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的分析文章。这位具有官方背景的学者认为,PPI涨幅高企不是经济总量失衡的表现,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则是最根本的原因,预计PPI不会很快地向CPI传导。

  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则指出,PPI数据高企在预料之中,其对CPI的传导压力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或明年显现。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持续攀升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中小企业“很受伤”的生存状态需要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

  油价成“罪魁祸首”

  一如此前的预期,7月份的PPI涨幅继续延续了今年前6个月的攀升势头,并再度创出新高。

  事实上,从今年1月份起, PPI数据一直维持在6%的高点以上,1-6月份的相应数据分别为6.1%、6.6%、8.0%、8.1%、8.2%、8.8%。可查资料同时显示,1995年,PPI月度涨幅纪录为14.9%。

  分品种看,原油价格的上涨显然是拉动PPI创12年新高的“罪魁祸首”。7月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涨幅达到惊人的41.2%,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2.6%、21.5%和29.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则以32.6%的同比涨幅,成为对PPI的“贡献”仅次于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其中,原煤出厂价格上涨32.2%。

  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0%。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37.5%,普通中型钢材上涨47.2%,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8.3%,线材上涨53.2%,中厚钢板上涨31.6%。

  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0.1%、26.9%。

  由于普遍预期奥运会后政府仍将推动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要素价格改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PPI恐怕还没有到达顶点,油电价格的上调或许会推动PPI在第四季度再创新高。”

  年底CPI会回落至6%

  对于PPI高企的原因,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一致认为:6月份的油电价格上调导致了7月份PPI的数据突破两位数。不过,对于PPI对CPI的传导压力,几位专家则看法不一。

  市场普遍关心,PPI的高企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传导给CPI,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