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增长控通胀 宏观调控须把握保控平衡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 02:3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韩晓东 高建锋

  在国家统计局日前召开的中国经济研讨会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之间的关系成为与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有关专家认为,与“两防”相比,“一保”、“一控”之间更应把握微妙平衡点;在下半年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政策微调迹象已经显现。

  不能低估通胀压力

  多位经济学家表示,目前不能低估通胀的压力。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今年年内有可能继续上调资源产品价格,这将释放部分通胀压力。下半年应继续坚持从紧货币政策和略微宽松的财政政策,尤其应注意控制货币增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应寻求“一保”、“一控”之间的平衡点。目前通胀压力仍在,不可在关键时刻放松货币政策。上半年10.4%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保增长更多是为明年经济而未雨绸缪。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也认为,政策稳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仍然应将通胀作为政策的主要考虑,“如果CPI长时间维持高位,最终将拉低经济增长”。

  对此问题,也有人士持不同意见。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则认为,在上一轮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目前通胀下行趋势已基本确立。下半年宏调重点应更偏向于保增长,而控制通胀将更多地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实现。

  微调迹象显现

  在政策基调继续稳定的前提下,国家前不久出台的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上调、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等措施,初步显示了政策微调的迹象和方向。

  哈继铭认为,当前,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困难,下半年信贷控制政策有小幅放松的可能,央行将继续运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数量型工具对冲流动性,加息的可能性在减小。财政政策将略偏向宽松,如可能加大对弱势群体补贴、调整税收政策等。

  诸建芳认为,当前输入性通胀的成分有所增大,因此下半年控制通胀不应一味强调货币政策从紧,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增加有效供给;继续推进资源价格调整改革,从中长期看也有利于释放通胀压力。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左小蕾认为信贷政策可以在总量控制下,重在结构调整,有保有压,同时发展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分散银行信用风险。

  在汇率问题上,左小蕾认为,下半年人民币不应再大幅升值,增加汇率弹性可以减少外汇占款,进而降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必要。诸建芳则认为,中央强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预示汇率、外贸政策将有所调整,具体可能包括,人民币升值幅度放缓、提高部分行业出口退税、解决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资金困难等。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