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肖明 实习记者 陈茜北京报道
8月5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办的“2008年中把脉中国经济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会上表示,上半年经济朝着预期的方向在发展,偏快的经济增幅开始放缓,较高的物价涨幅出现了回落,一些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经济运行质量在改善。上述结果来之不易,同时宏观调控也取得明显改善。但下半年仍需要关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研究,原则上“要抓住宏观、抓住重点、抓住关键”。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许宪春,总统计师李强、总经济师姚景源、总工程师郑京平以及国内一些知名专家汪同三、李晓西、李稻葵、茅于轼等参与了讨论。
关注六大问题
本次研讨会上,各方专家对下一步的政策建议分歧仍很大。这也反映出目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一位参与研讨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似乎也有此同感。
李晓超在会议上表示,尽管目前经济仍平稳较快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需要注意研究一些问题。这表现在6个方面。
一是目前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否发生了变化,“国际输入因素,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公众预期因素哪些更主要”?
二是在外需减弱的情况下,保经济增长需要扩大内需,但问题是,“如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是世界经济在面临增长放缓、通胀加剧的选择时,大部分国家在政策权衡中选择了放慢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这其中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
四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地区,经济增速放慢,是否有其客观的要求,这些地区在经济达到一定水平阶段后,是否在思想上、政策上有所准备。“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五是当前因出口减弱、成本上升、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出现了困难,或者说面临着挑战,这同时是否也意味着机遇?
最后是当前出现了产业在地区间转移加大的势头,这可以说是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也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需要,“但怎么推进产业健康有序的转移,政策和制度上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对上述问题与会专家观点不一,一些不同的部门分析结论也不一致,对问题估计的程度也不一样。
而一些地方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采取的办法差别也很大。比如山东采取的办法是加大服务业发展速度来防止出口需求下降过快,2008年上半年山东服务业速度全国第一。而南方一些沿海地区,则正在采取促进产业升级的办法,来减少出口下滑过快的影响。
经济仍整体良好
在此次研讨会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经济仍然整体良好,目前需要关注下一步的走势。
此前7月15、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后决定,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一保一控)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10.4%,比一季度的10.65增幅下降。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为7.1%,比上月下降0.2%,比一季度8.1%涨幅下降很大。而今日多家机构预测,7月份的CPI大致回落到6.5%左右。
李晓超指出,上半年经济增幅过快的情况有所改变,同时物价涨幅也在降低,经济运行质量在改善。“经济朝着预计方向在发展。”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提供的报告也显示,目前经济增长正在变得健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6月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仍为稳定的“绿灯区”。同时GDP分季指数也处于稳定区。(“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
具体而言,6月份财政收入也由“红灯区”进入“黄灯区”。除了消费零售额,居民消费价格、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仍在黄灯区外,其余的投资、工业生产、进出口都在“绿灯区”。
国家统计局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唐有成告诉记者,财政收入进入黄灯区,说明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好。“但财政收入仍增长偏快,说明收入向国家、资本(企业)倾斜仍偏大,因此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他说。
唐有成告诉记者,现在经济运行仍良好,主要关注下一步的走势。
2008年6月,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后发现,2008年二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55(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一季度低0.54点,为2004年一季度以来最低。
原因是,在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以及中国出口增幅明显下滑的背景下,一些经济专家担心,经济有硬着陆的风险。
记者获悉,8月5日的会议主办方不会在讨论后给出一个综合的政策建议。不过一些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后,会在相关的报告中将建议汇报给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