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7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富豪榜出炉 张近东居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7日 11:21  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记者 郭楠/文

  编者按

  《证券市场周刊》通过对资本市场富豪的财富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解读,向读者呈现出2007年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富豪的财富状况、财富分布、共同创富能力等全景图,见证了资本市场2007年的风起云涌与民营企业的全面崛起。

  截至2007年末,389个控股的42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6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6.54%;财富总额、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分别达到6512.06亿元、1005.65亿元,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在拥有巨额财富之后,家族富豪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慈善活动,在回馈社会中诠释着财富的魅力。同时,我们也排出了2007年“中小股东共富榜”以及“员工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两个榜单,进一步思考财富积聚的意义。

  基于股票市值的家族企业财富会因为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发生较大变化,但是名次大幅落后的一定是那些财富风险值偏高的企业控制人。2007年的富豪榜我们已经考虑了这个因素——“财富风险值排行榜”将解读谁是未来持续的强者。

  根据家族企业投资、经营策略差异,我们继续推出了家族企业控制人的“100企业家”和“100资本家”,两大群体在2007年的财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企业家”再次在财富总额、控制市值等指标上胜出

  351.50亿元,这是蝉联“2007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富豪榜”榜首的张近东为这个榜单树立的新标杆。2007年,苏宁电器股价涨幅高达216.47%,大股东张近东的个人财富也同比例激增。

  张近东是2007年资本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受益者之一,其财富增长的轨迹也是389个家族2007年的共同故事——随着内地资本市场的飙升,家族企业总财富金额到达6512.06亿元,较2006年大增2倍以上。

  根据2007年年报,我们选取了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或家族的所有民营企业(文中所指“家族”均为“家族/自然人”),并以家族2007年A股市场最后一个交易日持有的市值为依据,继2006年后再度推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富豪榜”。

  这张榜单与2006年相比,前十大富豪的财富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最低门槛已升高至100亿元,而2006年迈入前十俱乐部还只需要30亿元(表1)。

  位列2007年榜单前十位的富豪分别是:张近东(苏宁电器)、黄伟(哈高科中宝股份新湖创业)、何享健(美的电器)、梁稳根(三一重工)、曹德旺家族(福耀玻璃)、卢志强(泛海建设)、刘沧龙(宏达股份)、郭广昌(复星医药南钢股份豫园商城)、朱保国家族(丽珠集团、健康元)和刘永好家族(民生银行新希望)。

  其中,何享健及刘沧龙为今年新晋前十大富豪,两人2006年的排名分别为第19名、第23名。

  家族企业财富激增

  截至2007年末深沪两市1591家上市公司中,389个家族共控股了421家上市公司,占比为26.46%,较2006年的27.57%有所下降。2005年和2004年,家族控股企业分别为360家和347家,占比分别为24.57%和23.75%。

  自2004年以来,虽然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在稳步上升,但其占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却在持续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型国企回归A股所造成的。截至2007年末,389个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26103.56亿元,为上年的2.95倍,市值占比却由8%降至6.54%。

  2007年,平均每个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出现了大幅增长,达到了67.10亿元,为2006年的2.6倍。

  同时,近四年来,家族控股企业的财富金额、控制金额以及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均出现了大幅增长。截至2007年末,三项指标分别达到6512.06亿元、9153.19亿元、1005.65亿元,分别约为上年的3倍、3倍、1.5倍;三项指标在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占比则分别为2004年的6.03倍、5.75倍和1.86倍(图1)。

  数据还显示,421个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平均每股收益达到0.35元,同比增长60.48%,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之比为26.18%,2006年这一数据为10.13%。

  财富区间分布上移

  389个“2007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富豪榜”上榜富豪中,账面市值超过300亿元的只有一人,账面市值在100亿元以上达到了10位,而2006年只有2人。2006年,七成以上的富豪账面市值都在5亿元以下,2007年降为三成左右,大部分富豪账面市值集中在5亿元至30亿元区间,财富区间分布明显上移。从每个富豪平均拥有的账面市值看,2004年至2006年分别为4.19亿元、2.88亿元和3.55亿元,而2007年则大幅增至16.74亿元,为2006年的4.7倍(图2)。

  富豪聚集苏浙粤

  从地域分布上看,家族富豪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共分布于29个省市,其中,广东省(集中于深圳、广州等地)、浙江省(集中于杭州、宁波等地)和江苏省(集中于江阴、南京和苏州等地)名列三甲,上市公司家数分别达到69家、68家和41家;而贵州省、青海省、山西省和天津市则均只有3家(表2)。

  房地产业出富豪

  在家族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较少涉及到公用事业、金融保险、航天航空与国防、水务、电力、无线电信服务、医疗保健等国家垄断经营,及进入门槛比较高,需要特殊的许可证或者牌照的行业。

  数据显示,相比2006年,机械和电气设备行业的上榜增加最多,均增加了12家, 电子设备与仪器与房地产管理与开发分别增加了9家和8家。2007年,上榜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仍然是房地产管理与开发、化工和制药,分别达到了44家、36家和34家(图3)。

  中小股东的财富榜

  ——共同创富能力差别大

  为比较家族企业富豪自身财富增长率和其所控股公司中小股东的财富增长情况,我们设定了“中小股东收益率/富豪财富增长率”指标,其中,2007年中小股东年收益率=(2007年公司股价的年涨幅+2007年税后每股红利)/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2007富豪财富增长率=(实际控股人2007财富金额-2006财富金额)/2006财富金额×100%指标数值越大,说明2007年该家族企业带给中小股东财富的财富越多,共同创富能力越强。即,若“中小股东收益率/富豪财富增长率”大于1,表示中小股东的收益增长快于家族富豪们的财富增长;若该指标小于1,表示中小股东的收益增长落后于家族富豪们的财富增长。

  在我们统计的287个家族企业中,“中小股东收益率/富豪财富增长率”大于1的为175家,小于1的为112家。其中,共同创富能力最强的富豪是排名第388位的ST东海A的控股人徐自力,2007年个人财富增长仅为8.79%,但其公司中小股东收益率却达到了325.78%。另外,鲁冠球2007年的财富增长率为34.02%,而带给中小股东的收益率则高达176.25%(表3)。

  共同创富能力最弱的则是ST华侨与多伦股份的控股人陈隆基,他在2007年财富排名第17位,“中小股东收益率/富豪财富增长率”仅为0.06%,在其自身财富增长5635.11%的情况下,给中小股东带来的财富增长只有314.22%。

  财富增长员工受惠

  2007年,家族富豪们的财富迅猛增长,他们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员工薪酬情况又如何呢?

  为此,我们设定了“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指标,以年报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及员工人数,计算出员工人均工资增长率(剔除掉在2007年新上市的家族企业以及在2007年发生过实际控股人变更的公司,样本为289家;对于一个实际控股人同时控股多家公司的情况,对其所控股的每家公司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率”按市值进行加权)。

  即,员工人均工资增长率=(2007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007员工总数)÷(2006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006员工总数)-1

  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员工人均工资增长率/[(2007年实际控制人的财富金额/2006年实际控制人的财富金额)-1]×100%

  指标数值越大,说明该上市公司员工工资增速越快于富豪财富增长。当“老板”的财富增长率为负,员工工资增长率为正时,则“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指标越小,即,“老板”的财富在减少,而其员工的工资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这样的公司一共有8家。

  财富排名第86位的仁和药业的实际控股人杨文龙,“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达到1757%,意味着他所控股的公司员工的薪酬增长率达到了他自己财富增长率的17倍多(表4)。

  而当“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为负值时,表示家族企业的员工薪酬增长率低于富豪的财富增长率。统计发现,只有国能集团一家上市公司出现了实际控股人财富增长率和员工工资增长率同时为负的情况,其实际控股人是潘广超,财富增长率为-2.61%,员工工资增长率-33.95%,职工工资比潘广超个人财富下降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富豪榜”榜单前100名富豪中,只有18位进入了“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前100名”,不足两成。比如,泛海建设实际控股人卢志强的个人财富排名第6,在增长50.70%的同时,其员工工资增长率为-5.53%,持有健康元和丽珠集团控股权的朱保国家族,财富排名列第9位,其财富增长率为369.96%,员工工资增长率为-15.33%。

  在所有富豪中,“工资增长率/财富增长率”指标最小的是控股ST大江的俞乃奋,其财富排名第171位,同比增长19.92%,而其公司员工的工资却下降了 57.7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