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谨防海外并购演变成“邯郸学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 00:54  证券日报

  7月11日,中国中钢集团已控制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Midwest)超过50.97%的股份,中钢实际已经获得了对这家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的控制权。喜讯传来,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了积极的看法,中钢总裁黄天文表示:“对Midwest的收购是中钢国际化发展中重要的一步。”还有一系列的收购成功案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坚定了脚步:6月下旬,中联重科联合其战略投资者,斥资2.71亿欧元,全额收购了世界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股权;中海油服25亿美元收购挪威油服,7月11日,中化国际收购橡胶生产MGM公司。

  可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不和谐的音调,在与Bumi公司竞购澳大利亚先驱公司的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关键时刻,中金岭南却突然宣布退出比赛。中金岭南在15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称,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安塔公司联合设立的Tango公司(用于对先驱公司进行要约收购的特殊目的公司)宣布:Tango公司对先驱公司每股2.80澳元的无条件收购要约不延期,要约于2008年7月15日下午5时(澳大利亚柏斯时间)结束。这表明,双方持续了近半年的竞价拉锯战终于结束,而胜利显然归于了Bumi公司。一喜一悲,成功的背后却是这样的败局。

  自收购战启动以来,Tango与Bumi对先驱公司的要约收购价码一路水涨船高:2007年12月13日,Bumi公司宣布以每股2.25澳元现金,全面要约竞购先驱公司;2008年1月29日,中金岭南与安塔公司宣布以2.5澳元/股的价格,拟联合要约收购先驱公司,对先驱公司股本估值为5.048亿澳元。随着竞购战升级,Bumi开始提高收购价格,5月26日,Bumi公司发布了要约价格为2.55澳元的现金要约。6月2日,Tango则将要约价格更改为2.60-2.65澳元的现金要约;6月10日,Bumi公司发布了要约价格为每股2.80澳元的现金要约;Tango公司为此于6月17日又提高要约价格至每股2.80澳元。

  从路径来看,中金岭南和中钢集团相差无几,最后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确实令人产生无数遐想。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矿业舞台上崛起的明星,已受到不少国家的青睐。这些国家热情欢迎中国企业参与该国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并加强合作。在中国矿业企业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背后,是中国矿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在中国矿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则是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矿业市场的不断成熟。

  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矿业开发的政策表明,国家已不再允许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低回收率的矿业企业运转,而是本着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原则,鼓励企业间的并购,以形成一批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是中金岭南的竞购失败为其它矿企走出去打了一针镇定剂。

  当今世界资源的价格一涨再涨,各国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也是日益提高。中金岭南对先驱公司收购的背后是,我国已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只能分别满足13年与15年的开采需要,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实际上已由铅锌净出口大国转化为净进口大国。先驱公司的主要资产为高品位的印尼达里铅锌项目,其中先驱占80%的权益。所以中金岭南收购的“雄心”也是不言而喻。

  国外的矿企大鳄早已是闻风而动,收购的热潮在这些大型矿企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强大的资金,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成熟的国际并购机制,都让这些矿企大鳄们如鱼得水,从而占有更多的矿产资源。

  中金岭南参与此次收购的目的在于掌控印尼达里公司,并对其所拥有的高品位铅锌矿资源进行开发,以达到有效利用国外铅锌资源的目的。中金岭南此次重大资产收购若成功,不仅将为该公司原料供应提供保障,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手的强大和步步紧逼,以及中金岭南自身所具有的缺点,造成了在这次竞争进入白热化之后显示出了倒退的势头,最终退出与Bumi公司的拉锯战争。不成功,自然会留下许多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国外矿企进驻中国矿山的案例已是不在少数,从国外公司控股国家三大金矿到海外钢铁企业收购中国民营钢铁企业,正如洪水猛兽,不可抵挡。

  不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也好,还是学习国外大型矿企转变发展战略,最终的目的是要延伸中国企业的产业链,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形成中国特色。盲目的走出去,最后承担后果的还是那些企业的自身利益。就在中钢集团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成功之后,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曾提到一件案例。一家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花重金收购了一座矿山,最后发现品位太低,如果算上到中方的运费,该矿山已经没有开发价值。

  案例提醒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更高更远的战略眼光,也需要打好“小算盘”。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急功近利。有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拿来学习,但最后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国际市场的并购环境,走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切莫做了“邯郸学步”,既耽误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