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半年经济数据明揭晓 官方学者咬定紧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 09:38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姚伟

  按照既定计划,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谜底将在明日揭晓。不过,昨日有消息人士提前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10.4%,较今年第一季度10.6%的增幅明显下降。

  如果这一数据属实,此前大部分学者对于我国经济已然减速的预判将得到证实。综观多位具有官方背景的学者在近期的表态,“维持从紧基调不变,适度放松财政政策”,或将成为决策层下一阶段的政策取向。

  从紧政策致经济减速

  据有关报道,如果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为10.4%,则意味着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仅为10.2%,这一增速要低于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

  早报记者手中掌握的资料显示,此前大部分机构对于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的预测应在10.3%-10.5%之间。

  上周刚刚参加了上海经济形势分析会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早报记者表示,上半年GDP增速回落在意料之中,而造成经济增速减缓的最主要原因无疑是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此前指出,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是持续多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积累的结果。

  海关总署上周末刚刚公布的6月份进出口情况最具说服力。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让大量出口企业资金链处于断裂边缘,6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速由5月份的28.1%大幅回落至17.6%。

  某权威分析人士直陈,出口企业生存困难,出口增幅迅速跳水,这可以视作是上半年GDP增速明显回落的“罪魁祸首”。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的投资增速也表现得不如人意。“就短期而言,今年的换届经济及灾后重建本应拉动投资的增长,”连平指出,“但由于央行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许多信贷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的增长。”

  据上述分析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浙江某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仅为去年同期的七分之一。

  此外,由于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上半年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惊人的跌幅,由此也影响到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齐步放缓,经济增速的放缓顺理成章。”这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的一致看法。

  官方学者坚持从紧基调

  事实上,关于上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早已在大部分学者的意料之中。也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近来不少学者纷纷指出,货币政策应当放松以保持经济增长。但早报记者注意到,基于对未来通胀形势的担忧,多位拥有官方背景的学者近期无一例外地坚持货币政策应继续从紧的立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昨日表示,中国不应该放松从紧的货币政策,但需要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之间寻求平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在同一天提出,国内通胀压力也有长期化的趋势,短期内不宜匆忙放松货币政策。

  而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本周早些时候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态度更为直接,其明确反对全面放松财政、货币政策。他认为,财政、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结果就是滞胀,这将让宏观经济在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我国PPI创下8.2%的三年来月度新高,而最新的消息显示,6月PPI涨幅或将扩大至8.8%的新高,这也意味着未来CPI将面临更大的上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细观上述学者的表态,针对现行从紧货币政策进行微调或许将成为维持从紧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此前国务院高官深入中小企业密集之地调研,相信货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要求放松信贷控制的呼声,在下一阶段也理应有所体现。

  “央行仍将对货币总量进行控制,但相信政府也将对信贷控制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连平分析认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预计政府将会调高中小企业贷款在银行贷款中的占比,鼓励银行开发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产品,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高义相信,这样的微调不会导致信贷的大幅反弹,央行随时可以根据最新的数据调整其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走向前台

  货币政策可能微调的同时,财政政策逐渐走向前台,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众多具有官方背景的专家的共识。

  夏斌昨日提出,应该实施更为灵活的税收政策,适当降低企业经营的税收特别是受到紧缩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的税收,同时着重把税收优惠投向那些为内需而生产、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的企业,以推动经济转型进程。

  “除了减税之外,财政政策可做的事情还很多,包括在高物价条件下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财政补贴和援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准备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储备;在劳动力从被淘汰的企业转移到新的企业时提供培训等。”

  范剑平则提出,当前应当发挥供给管理政策的作用,将过去出台的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科技投入的政策好好梳理,必要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