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软硬兼施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 12:47 《国际融资》

  二是上海整体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上海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并且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这有利于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竞争地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支持。

  三是金融机构快速集聚。据统计,2007年上海新增各类金融机构100家,其中银行机构27家,保险机构39家,证券机构4家,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604家,其中银行机构109家,保险机构261家,证券机构94家。

  四是上海的金融市场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保险和再保险、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统计显示,2007年全年,上海证券市场股票成交总额达到30.5万亿元,同比增加4.3倍,约占全国的2/3,位居亚洲第2位、世界第7位;沪市总市值则同比增加2.9倍,达到27万亿元,约占全国市场的83%,位居亚洲第2位、世界第6位。去年以来,在成功上市了锌、黄金两大商品期货新品种后,上海商品期货去年成交总额达到23万亿元,同比增加83.4%,占全国市场的57%。落户上海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在积极推动股指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的模拟交易,为股指期货正式上市积极准备。

  五是上海的金融文化和人才基础比较雄厚,具有比较成熟的金融文化和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队伍,能够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基本保证。

  然而,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价机制还有待完善。任何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着一整套的定价机制。之所以伦敦是外汇交易中心,这与其外汇定价和利率定价机制是分不开的;美国纽约之所以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这与其资本市场完善的定价机制和世界大宗商品以美元定价是分不开的。目前,上海已经是我国外汇交易中心,但由于一些制度性的缺陷,导致我国金融市场定价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如货币市场由于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从而无法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进行定价;而资本市场由于缺乏做空机制、市场稳定机制及严格的监管机制,从而导致我国资本市场总是大起大落,缺乏一个整体的定价系统。

  二是国际性金融机构还有待增加。国际金融中心往往是国际金融机构积聚地。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充分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的进驻。目前,很多外资金融机构并没有将总部设在上海,很多区域总部都设在香港、东京或新加坡。与此同时,最近几年上海房价上涨太快,这无疑会增加国际金融机构商务成本,从而不利于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的进入。

  三是与北京等国内金融中心相比,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大都不在上海。目前,仅有交通银行的总部设在上海,而四大国有银行的总部全都设在北京。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其他银行总部均设在了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地。因而,从功能上讲,北京是决策中心,上海则是交易中心。除此之外,北京、天津、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纷纷出台各种优惠补贴政策以吸引大型金融机构总部的落户,国内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不断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资源的集中布局。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