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制造:危机如何变成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5日 21:55  CCTV经济半小时

  汶川大地震后,英特尔在第二天的凌晨就决定了捐赠,英特尔先后共捐赠的4800万元,其中3500万元专门用于教育援助。

  “贝爷爷好。”

  这是英特尔公司在四川灾区援助的第一批修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贝瑞特:“你们喜欢学校吗?”

  孩子们:“喜欢。”

  贝瑞特告诉这里的孩子,知识是谁都拿不走的财富。

  贝瑞特:“就像我刚刚敲你们的门,知识也会为你们打开好多大门。”

  贝瑞特:“看到那些孩子们的高兴,他们的活力,他们的热情,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很值得的。”

  赵启正:“我虽然没去四川,但你在四川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那些孩子也很感谢你。”

  芮成钢:“我听说您见过贝瑞特先生,见过英特尔各层的官员见过很多次,每一次见面都记在一张小卡片上,不知道您带来了没有。”

  赵启正:“有有有,你看我每次见面都有一张,人物、地点、他们服务的领域,他们新研究的项目。”

  贝瑞特:“最好把它记录到计算机上,而不是卡片上。”

  赵启正:“我要用一双核计算机来记录。”

  半小时观察:中国制造,危机如何变成机遇?

  中国制造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幅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萎缩、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这一个个坏消息像是一道道“紧箍咒”,箍得不少中国制造企业喘不过气来。那些长盛不衰的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充足的经验。贝瑞特和英特尔的故事就说明:只有不断地投入,不断地提高研发能力,不断地开阔视野和想像力,我们才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走得更远。

  “中国制造”如果能够用技术研发、品牌创新来应对目前所面临的危机,那么危机就会变成机遇。当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到品牌竞争、进入到产业链上游的竞争后,“中国制造”不仅可以改变自己低成本、低价格的低端形象,更可以使自己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彻底告别“跑龙套”,成为一个主要角色。

  记者:熊曼琳

  摄像:樊金锋 李培 白羽 贡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