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进入第二天。图为在当天专题会议开始前,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财长保尔森率各自团队一起合影。中新社发 谭宏伟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7月3日电 《香港商报》7月3日发表经济点评文章指出,中国在货币升值及限制出口等方面均已作出巨大让步,但至今仍看不出美方有何较显眼的让步︰中国要求的放宽技术出口限制,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和稳定美元等都没有实质进展,反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及投资(尤其主权基金)限制日多。如此中美关系,实不应也不能继续下去。
文章摘录如下:
6月下旬中美两国举行了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最具体的成果是签订了10年的能源环保合作协议,双方又同意开展相互投资协议的谈判,中国还承诺继续扩大金融开放。就此次对话,国内外传媒多有新的评价,如指出“火药味少了”,中国“反守为攻”对美提出反要求,和重点由汇率转向能源等,事实如何有待探究。
布殊任内开始的中美对话,确为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高层次的平台。现时布殊任期将满,且大选在即,令对话难再有实质突破。下任美国总统是否继续对话尚难确定,中美交流必不会中断,形式如何却待观察。在前景未明时更须着眼长远,签订10年合作协议及启动投资谈判,都是为了巩固两国长期交流的基础,诚属有远见之举。无论美国政府如何转变,先定下的合作方向及路线图仍可望延续。
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重要大国,互补合作机遇及共同利益很多,通过对话减少误解、协调分歧和增强合作以求双赢,本是明智又明显的选择,但近年美国鹰派及保护主义思维日甚,遏制中国倾向日强,故经常与中国为难。以能源为例,中美乃全球头两个最大的石油消费及入口国,利益本高度一致,但美国却对中国在增强海外能源供应,及提高用能效率上横加阻碍,包括采用外交手段阻止他国与华合作,借人权问题攻击中国与苏丹、缅甸等国合作,年前国会又以国安理由阻止中海油收购美国公司,当局又以国安为由,在先进勘探、开发领域实行对华技术封锁。美国这种制华心态不改,两国合作必将受制约。
从长远看,对话与合作均须建立在平等、对等上才可望持久。美国常投诉中美贸易不平衡,因而要求中国压出口、升币值和开放市场(尤其金融领域)。但真正的不平衡出现在中美的总体不对等关系上︰一直以来中国让步多,美国少;美国批评中国多,中国反批评少;美国对华要求多,中国反要求少。在这不对等状态下自然火药味不浓。中国在对美关系上惯了逆来顺受,近期虽对指控有所反驳,并作出一些反指控,造成了“反守为攻”的表象,却是有姿势无实际的口硬手软。这从中国近期一再作出重大让步中便可见到︰
一、今年人民币加快升值,半年已升逾6%而接近去年全年的7%,3年来累计升值达二成。国内外对中国会否重走日本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迫令把货币升值的“广场协议”之路,一直都有争议。笔者曾以为中国不如日本,并非美国的政治附庸,故不会走上日本之路。但看来是错了︰人民币爬行升值,实即慢性“广场协议”。
二、去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入限出”政策压出口增入口,加上货币升值及通胀上升等,外贸顺差终见拐点︰今年头5月同比下降近9%。但美国针对中国的保护措施仍有增无已,对话刚完便即按反补贴法,对中国钢管大增关税。年初商务部在进行调查后,发现加工出口前景不妙,乃建议给予支持,如对纺织品补回退税等,但中央仍未有响应。
三、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对话前,又开拓了对华施压新领域,首度公开批评中国的能源限价政策。想不到对话刚完而中方代表王岐山仍在美国,人未走茶未凉,中国便突宣布提高成品油及电力价格,对美国需索可谓有求必应。之前虽受众多批评,发改委仍一直坚拒提价,指稳定油价等是对“民生负责”,但美国一开口便毋须“负责”了。美国要中国取消限价乃一石二鸟之举︰一面借此打压国际油价升势,另一面则借此推高成本来遏制中国国际竞争力,实居心叵测。此外,美国并无意把施压重点由汇率转到能源,而是新增能源战线实行两面夹击。
无疑,中国在货币升值及限制出口等方面均已作出巨大让步,牺牲了广大厂商和工人的利益,但却换来什么?至今仍看不出美方有何较显眼的让步︰中国要求的放宽技术出口限制,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和稳定美元等都没有实质进展,反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及投资(尤其主权基金)限制日多。如此中美关系,实不应也不能继续下去。(凌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