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应鼓励“全程参与式”慈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03:30 中国经济时报

  赵勇

   商务部公布的一份“捐款表”显示,截至6月13日,共有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当初承诺的现金捐助尚未到位或未全部到位。其中沃尔玛当初在“现金捐赠”上承诺捐助1700万元,不过根据“捐款表”,其截至6月13日的实际捐助金额为400万元,另有100万元的实物捐献。该公司公关部解释,公司的1700万元现金捐赠是针对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肯定会完全实现承诺。目前还有一部分捐赠资金没有到位,是因为公司要根据灾后重建的进度,来确定具体捐赠项目和措施。谷歌中国当初也承诺捐助1700万元,但截至6月13日实际到位500万元。谷歌中国公关部表示,剩下的金额,公司还要决定给到哪几个第三方组织,而选择、汇款、监督等环节都有一个过程。(6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样的报道毫无疑问是一颗舆论炸弹,消息一出,已有众多网友呼吁大家抵制沃尔玛等外企。其实像沃尔玛、谷歌之类的大公司,必然深知企业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也绝不会为区区几百万人民币就拿自己的企业声誉去冒险,善款必将陆续兑现。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愤怒,大可平心静气看待这样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网友们的愤怒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能仔细看完这篇报道,而不仅仅是盯着“11家企业承诺捐款未到位”这样的刺激性标题,你就会发现,这些企业对捐助项目和选择和监督意识,其实恰恰体现了可贵的赈灾参与意识。

   慈善并不等于单纯的捐款,事实上,捐钱了事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慈善而已。我一直认为,那些能够花费精力选择捐赠项目乃至全程监督善款使用的慈善者,是更值得人们尊敬的——他们不仅要掏钱,还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慈善者个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沃尔玛和谷歌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要为善款寻找合适的项目,还有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全程参与式”慈善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不言自明的习惯。他们或许无法理解那些捐了钱后就万事大吉的企业,就像有些网民无法理解他们的慈善方式一样。在他们的慈善意识中,捐钱或许只是慈善的一部分,而选择项目和行使监督权,也是参与式慈善应有的部分。沃尔玛和谷歌因为他们习惯的“全程参与式”慈善而影响了善款到账的速度,这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必怒目相对。相反,他们那种“全程参与式”慈善所体现出的企业公民意识,倒值得我们好好借鉴。不妨自问:有多少中国的本土企业和公民个人,愿意像他们一样在捐款之后再耗费巨大精力去选择项目和进行监督的?

   没有人会怀疑,慈善者有选择捐助方式和进行善款监督的权利,充分尊重行善者权利的慈善,才是可持续的慈善。对于沃尔玛和谷歌看似效率不高的慈善方式,我们应有的心态该是宽容和借鉴。事实上,对于整个社会的慈善效应来说,企业和公民的“全程参与式”慈善,反而会进一步提高善款的利用效率,增加善款使用的透明度。前几天,四川省红十字会17个人被20亿善款搞得焦头烂额是大家热议的一条新闻,论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应该扩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慈善过程的空间,进而减少红十字会处理善款的压力和腐败的风险。那么,沃尔玛和谷歌所坚持的“全程参与式”慈善,何尝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