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教改再进一步:中小学校长差额选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 02:3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吴红缨 昆明市继确定幼教改革方案后,近日启动了新一轮针对中小学教育改革。 5月28日,昆明市教育局局长蔡杰对外宣布,市委、市政府即将颁布4个涉及教育综合配套改革的文件,其中有两份是主要针对中学的《关于实行中小学校公开选聘制的指导性意见》和《关于推行中小学教职工聘用制的意见》。 改革的内容,是中小学校长将不再由上级部门指派,而改为师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公选。同时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改革现行用人方式,把教职工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变为聘用关系,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 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人才社会化和市场化,但因为涉及千万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幼教改革一样,在昆明教育界不乏争议。 改革:教职工联名可罢免校长 昆明市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始自2005年7月,选择了五华、安宁、石林、盘龙、嵩明、禄劝、寻甸等7个试点地区及市教委直属的中小学。采用公开竞争、校内遴选、考核任用三种方式,对辖区内中小学的校长进行公开招聘,同时,教职工全面实行公开聘任上岗。 安宁是位于昆明市西南32公里处的一个县级市。昆明市政协委员、安宁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洪雯静告诉记者,她一直在关注教育改革,但还未收到正式文件。据昆明本地媒体公布的《中小学校长公开聘用制指导意见》:具备资质的校长候选人可以个人自荐、本校10人以上或20%以上教职工联名推荐、上级主管部门推荐。中小学校长实行差额选举,校长候选人的名额不得少于2人。 校长的选举方式与安宁市等先行试点区在校长选举方式大致相同,候选人要经专家、教职工、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评审打分。试点校如昆明铁路机械学校、昆明市一中都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新意见明确,校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这也是吸取过去一些经验。 洪雯静称,2005年我们的方案是校长一年一任,但实施起来发现行不通,因为领导的稳定性很重要。 新的改革方案还对校长的监督、质询、罢免、补选和任用、任职、辞职的办法等进行了规定。如学校10人以上或10%以上教职工联名,上级主管部门可以书面提出对校长的质询案。学校30%以上的教职工联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向学校教代会书面提出罢免校长的要求。 昆明市一中一位高级教师对记者称,自实行校长选聘以来,老师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因为老师们选的是自己信任的校长,而被聘请校长有把工作做好的强烈愿望。 除了校长,学校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对教师也实行择优录取。从5月28日起,昆明市将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事业单位等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职工人事关系交由昆明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管理,学校(单位)都将通过教育分中心聘用教职工。为平稳过渡,公办学校教职工事业单位身份保留不变。 蔡杰称,将逐步扩大学校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充分体现优教优酬。 争议:待岗与教师流失 昆明市教科院教育理论研究室一位专家表示,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有利于吸纳人才,同时大大减少了过去学校管理中的随意性,可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国目前公办学校的校长均由行政机关任命,而且有行政级别。校长是一个职位而不是一种职业,上述专家表示,公开选聘实行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而实行“职业校长制”,完全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但这场改革无疑涉及很多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也议论纷纭。 主要矛盾一是原来的校长要面临竞争,并可能落选,二是教师身份更加自由,也会加剧竞争,有的人可能在择优录取过程中下岗。 昆明一中在改革过中,撤销了初中,学校对这批老师进行培训上岗,但个别年龄较大且不适宜继续教书的老师,便待岗在家。 洪雯静也表示,试点时,老师的情绪波动的确很大,不过3年下来,大家也慢慢接受了。今年7月,原校长聘用合同就到期了,这意味着新一轮选聘要即将开始。 洪雯静担心的则是另一件事,那就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校长有合同约束,老师身份进入教育分中心管理后,却有很大的选择性,由此造成的人才流动会影响到教学的稳定。” 以安宁市为例,教改3年,乡镇教师都想方设法到县里,而县里的教师又都想往昆明去,加上当时县里根据政策内退了一批教师,乡镇教师很快填补了这个位置,造成那些乡村中小学大量缺乏师资,连课都开不起。 “教育局向社会招了一批,但科目不全,2005年比较混乱,以后逐渐弥补起来。”洪雯静说。 洪雯静认为,教育综合改革,不能违备教育的基本规律,无论怎么改,都要抓住一个核心,那就是改革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的,而不是一场简单的人事改革。 这次昆明推出的改革也注意到人员流动的问题,文件中也制定了相应措施,例如市、县、区人才服务教育中心对教职工按人事管理权属关系管理,以保证教职工在区域内的稳定,同等条件下学校应当优先聘用本校原在编在册教职工。 昆明一中在3年改革中未出现教师流失的问题。这很大原因归功于一中是一所一流的重点中学,总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想进来,而鲜有本校老师愿意离开。 这让不少普通学校感到忧虑,“一个学校,硬件不行,财政投入就起来了,但没有核心师资,就很难办好。” 有本地学者建议,政府应支持和鼓励优秀校长到边远地方的学校任教,这对实现教育公平化非常重要。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