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梅:震区灾后恢复粮食生产面临生产力短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07:19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叶凯 5月23日,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 的第一批赈灾食品———方便面发放到受灾严重的绵阳安县桑枣镇灾区群众的手里,刘梅和她的同事舒了一口气。 作为世界粮食计划署十几名中国籍国际职员之一,刘梅从埃塞俄比亚回国两天,就被派往四川灾区前线。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提供粮食援助的机构中,刘梅曾先后负责在苏丹南达尔富尔卡斯地区和埃塞俄比亚的粮食援助工作。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时,刘梅全程参与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为期4个月的紧急援助项目。“帮助有关国家建立或重建粮食系统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的一部分。”她告诉早报记者。 10月至11月可收割 东方早报:据报道,一些灾区群众虽然房屋被毁,却重新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是不是这样? 刘梅:确实如此。不仅灾区群众自发地回归土地继续干活,而且当地政府也动员有劳动力的灾区群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返回田地生产自救,因为目前正值小麦和油菜籽的收获季节。除收割外,当地政府还组织群众进行播种,现在有些田里已经插播了绿油油的水稻。 东方早报:最快何时能收获灾后第一批粮食? 刘梅:现在种的水稻可能在今年的10月至11月收割。 东方早报:收获的粮食有销路吗? 刘梅:在原有的基础上,粮食的就地收购价格提高了每公斤6分钱。这笔收购补贴来源于中央财政。 东方早报:如何保证这些重返农田的灾区群众的安全呢? 刘梅:一方面,农田比较空旷,当地政府也会保证这些灾区群众的安全。另一方面,地震知识在灾后非常普及,包括自救常识。 98年洪水经验不适用 东方早报:您参与过哪些国家的粮食系统重建工作? 刘梅:帮助有关国家建立或重建粮食系统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工作的一部分。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灾害,我全程参与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为期4个月的紧急援助项目。湖南、湖北、安徽和江西是此次特大洪灾的重灾区,500万人受灾。对此次救灾的援助也是上世纪世界粮食计划署所开展的最大规模的项目。 东方早报:涉及粮食的救灾、重建的全过程大体如何? 刘梅:洪水来袭后,政府立即向灾区群众发放了大量救济粮食,供灾区群众做食用口粮。 一个月之后,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始帮助灾区进行灾后粮食重建,工作思路是“以工代赈”,鼓励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灾区粮食短缺的问题。 一个农民每出一天工,可获得世界粮食计划署3.25公斤的粮食补贴,这基本可满足六口人一天的粮食需要。如不考虑具体的土地和作物情况的差异,被淹后一亩地的复耕约需数十工。恢复生产所必需的要素如种子、化肥、农药等都由中国政府提供。 东方早报:那么世界粮食计划署这种“以工代赈”、鼓励农民恢复生产的方法适用于此次地震灾后重建吗? 刘梅: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的共同动员当然能减少政府面临的压力,但就目前看来,世界粮食计划署没有太大的必要对中国提供类似1998年长江洪水的援助。因为一方面,从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水平和粮食安全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国政府确实采取了大力措施保证灾区的食品供应,向灾区群众发放每人每天一市斤大米,民政部和国家粮食局的领导在灾区也多次明确表示,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人民。 目前,世界粮食计划署向灾区提供的援助是救济性质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做好灾区的粮食工作,包括粮食重建,对此我充满信心。 面临生产力短缺 东方早报:四川灾区在灾后恢复粮食生产该注意哪些问题? 刘梅:保证农民自身的安全是进行生产自救的大前提。一般来说,恢复生产的早期需要劳动力、种子和水文条件的配合。 我相信在灾区,恢复生产用的种子、基本农机具、牲畜都比较缺乏。劳动力也会受到影响,除人员伤亡外,根据我的随机了解,当地一些原本务农的年轻人都萌发了进城打工的念头。 东方早报:此次地震是否会对中国粮价产生影响? 刘梅: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都是农业生产县,地震对灾区和四川省的粮食产量影响较大,但在中国范围来说相对较小。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