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浙江长屿工资制度协商纪实 总理批示可总结推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14:53 《商界》杂志

  在这个浙东南的小镇上,被视为弱势群体的工人们,他们更愿意以己之力维护自己的权利,而非上访、罢工……长屿的行业工资谈判,促成了劳资双方“公开表达”的可能,虽只是开始,但已向我们展示出一条未来的路径。

  2007年11月26日温总理作出批示:“温岭的做法可以总结推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又将成为全国复制和学习的对象……

  长屿的办法

  ——浙江长屿工资制度协商纪实

  □文/本刊记者 陈 玮

  杭州向东,298公里。

  到温岭,天已漆黑,高速旋转的车轮擦着路面发出低沉的沙沙声,道旁的高楼早已模糊不清,惟有各种制鞋、制衣、五金配件的广告牌闪烁于黑寂中。

  入新河镇,沿公路两旁密布着三至四层的小楼,其间掩藏着各种制鞋厂、玻璃厂,长屿113家年产值共超过10个亿的羊毛衫厂,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灰色小楼中。

  王新法的烦恼

  公路边的一幢三层灰色小楼,是早年王新法走四川闯贵州攒下的第一桶金。

  90年代毫无特色的建筑,如今看来更显笨拙。

  从1992年,王新法开始做羊毛衫起,他就一直在这个小楼里生产生活。16年过去了,这个50出头的中年男人,早已在市区买了大房子,并且成为温岭市羊毛衫协会的会长。

  长屿是新河镇的一个服务区,每年的3、4月份,工人们从全国各地涌向长屿,到8月,这里已聚集了上万名工人。喧闹的旺季开始了,密集的机杼声从8月响彻12月,而后,工人们又四散回家,而未来再聚的却寥寥无几。

  汪云,三年前从四川来到长屿,在王新法的工厂里做包装工,后来就嫁给了当地人,留在了这里。旺季时,汪云每天早晨7点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但很多时候会加班——从18点到21点。每月平均收入1500元,有时两千多,比她在广州打工的同乡高出许多。

  但并不是每一个工人都能按时拿到工资,有些工人在一家厂子做了两个月,一分钱都没拿到。他们先跟老板讲理,甚至拍桌子,然后到温岭市羊毛衫行业协会反映情况,最后就是上访、罢工……

  工人们罢工的原因相当简单——某个花形(款式)羊毛衫的计件工价比去年降低了1元,工人拒绝接受。直到厂方承诺整体工价在去年基础上上调,一切才又恢复正常。

  此后,就如同上了发条的闹钟,工人们每年都会在旺季集中暴发一次,甚至有几次大规模的劳资冲突。

  温岭市人事劳动保障局的资料显示:2002年8月27日到9月6日,有8个企业168人就拖欠工资问题上访,其中一个企业有40人包车上访。

  王新法回忆,早在1999年,行业内的几个老板就开始注意到劳资纠纷,但整个行业的老板都为此焦头烂额始于2001年。

  在此之前,由于工人大部分是本地人,冲突并不明显。随着有在温州、广州等地打工经验的外来人员的不断涌入,纠纷开始增多,上访、罢工开始出现。随着行业的发展,矛盾在随后几年变得愈发尖锐。

  多年来,工人罢工不断,跳槽不断,这让王新法很头疼。

  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间的竞争。羊毛衫的季节性极强,企业基本都在8、9月开始大批量生产和销售,而长屿的工厂始终缺少熟练工人,“旺季时缺工在四分之一左右”。短缺迫使企业以高工资招揽工人。但由于工人跳槽频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主又以各种方式阻挠工人离开,而拖欠工资,或扣下保证金就成为企业常用的手段。

  如此循环往复,厂方生产、定单受到影响,工人损失收入甚至丢掉工作,而政府既为频繁的上访头疼不已,也担忧本地经济受到影响。

  虽同在浙江,长屿却与桐乡大规模的羊毛衫企业不同,它的113家羊毛衫厂中,上规模的仅有12家,其余全是家庭作坊。这样的格局下,尽管确实有个别中小老板苛待工人,但“工人和老板的矛盾其实首先是老板和老板之间的矛盾”。于是,王新法开始召集老板自律自救——统一工价。

  1999年底,一份由几个企业主自己商议的行业内部统一工价表悄然出台。

  然而,随后两年,在老板与工人的反复角力中,这份由几个老板内部商议形成的工价表,并没有奏效,统一工价也没有真正形成。

  但,这为日后真正统一工价,做了一次很好的预演。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