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粮惑:粮食政策该怎么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 11:21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韦黎兵发自湖南 北京

  粮食直补政策只有和产量挂钩才能刺激生产;粮价继续提高才能刺激农民种粮;粮食储备目标只有和地方财力结合才能实现

  提高农民种地收益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 IC/图

  粮食直补如何补?

  4月中旬,坐火车从长沙向西到湖南新化县的路上,一块又一块抛荒的耕地迎面而来,此时正是早稻插秧的关键季节。

  这样的场景,新化县粮食局副局长周雄早已司空见惯。2007年,他去县下面的农村调研发现,一些抛荒的田地里甚至已经长出了8厘米高的小树苗。“看看这些树,就知道抛荒不是一年两年了。”2008年4月15日,周雄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种田,选择外出打工。新化县粮食局曾进行过一次核算,发现了农民不愿意种粮的秘密。“如果我们每亩按每年投入15个工,一个工一天50块的工钱计算,农民种粮完全是亏的。”周雄说。在农民那里,周雄听到了农民自己的解释:“辛辛苦苦种一年粮,不如出去打半个月工。”

  而新化农民工的收入还在持续增长。在农民务工最为普遍的建筑工地,一天起底收入是60元,还要管饭,每天再发给工人一包烟。在新化中储粮粮库,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粮食搬运工,每天的收入达到了一百多元。

  在丘陵纵横的新化县,特殊的农业环境,导致这些年在平原地区已经实现的基本机械化在这里还远没有普及,种田需投入的劳动相对较多。在劳动力机会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大幅涨价,农民近两三年种粮的积极性下降非常明显。

  2004年,国家在2001年以来一系列试点的基础上,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一百多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在粮食价格上涨和直补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作用下,2004年新化县粮食增产3877万吨,增长了9%。

  但是,由于产量难以统计,粮食直补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演变为按粮食种植面积,甚至最后干脆按耕地数量进行补贴,与粮食种植和产量本身脱钩,成为对农民“撒胡椒面”式的全员补助,直接拉动粮食生产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在丘陵地区新化,这一补贴实施方式对粮食生产的拉动并不明显。

  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 IC/图

  为了扭转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局面,2007年11月,新化推出了鼓励种粮的“新政”。

  首先是追究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乡镇和村领导的责任,直至撤职,接着对连续抛荒两年以上者收回承包田,对确实没有种粮的,取消当年的粮食直补。还给予种粮大户高额奖励。

  但是,以行政手段保障粮食种植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不过,中储粮新化直属库的工作人员去新疆考察时,却有新的发现。

  2006年新疆在粮食种植面积下降0.4%,特别是小麦播种面积持续减少、总产连年减少、库存逐步下降的情况下,施行对小麦收购每公斤直补0.2元、大米每公斤直补0.3元的新政策,将粮食产量,尤其是向国有粮食企业出售的商品粮数量,与补贴直接挂钩,从而有效刺激了农民种粮扩产积极性。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