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油价:在替代能源和货币多元化夹击下涨幅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3日 13:10 新华网

  油价:在替代能源和货币多元化夹击下涨幅有限

  上周原油在库存意外减少320万桶和美元继续贬值的双重影响下,再创112.20美元/桶的新高。不过,在博鳌亚洲论坛与会者的眼里,替代能源的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进程,有望使石油价格趋稳。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与欧佩克达成协议,将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结算货币,从此,美元的动向和石油市场的波动密不可分。专家分析说,在油价的起落中,各类突发事件不过是导火索,美联储的一举一动才是决定油价走势的“总按钮”。美联储每次降息均引起国际油价均应声上涨,美元的不断贬值成为油价的重要推手。

  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李一认为,在当前金融全球化及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变化整合的进程中,一些产油国政府已开始要求其石油买家用美元以外的货币与其结算,“石油欧元”“石油日元”等纷纷登场,国际石油定价和交易货币多样化趋势开始形成。尽管新的货币体系不可能在短期形成,但长期来看石油支付货币的多元化有利于稳定油价。

  在博鳌亚洲论坛“绿色能源: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分会上,寻找可替代能源成为讨论的焦点。

  伊朗副外长莫森·塔雷伊表示,2015年以后,中东地方能源的产量会受到限制。“我们应该接受这样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核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

  中国正在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重点是核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目标是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2020年达到15%。美国前总统财政顾问约翰·拉特里奇在论坛上说:“我在写能源方面的书,其中跟中国有关的资源都是跟太阳能有关。”

  “事实上石油生产国也不希望油价太高,否则替代能源的发展会影响全球的石油需求。他们可以根据油价随时调整产量。”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说,目前每桶100多美元对欧佩克国家来说是个较舒服的价位。

  北京时间4月11日,国际能源署调降了对200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期,降幅为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原因是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减缓正在削减发达国家的原油消费。李一认为,IEA报告暗示原油价格有可能从每桶110美元以上的高点回落,但同时指出价格不太可能进一步下跌,原因是中国、印度及其他迅速成长的新兴市场的能源消费增长仍将保持强劲。

  面对美元贬值和油价高企,美国增加的出口能力可抵消其对经济的冲击;欧盟、日本、英国等因其货币可自由兑换,通过本币升值也能对冲油价上涨;而本币尚不能自由兑换的中国,则只能承受石油成本加大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

  为此,乔依德建议,中国在加大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同时,应确立自己合理的石油金融战略,包括鼓励更多企业进入国际石油金融市场;积极尝试石油交易人民币结算;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争取在石油市场的发言权等。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