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员:美元贬到6不如回家打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1日 07:03 东方早报

  

海员:美元贬到6不如回家打渔

美元贬值使对外劳务输出失去“高薪”的光环新华/路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早报记者 张彩平

  “我去年4月刚出去的时候,美元值7块7(人民币),一个月的工资500美元,我的收入是3800块(人民币)左右,现在是7了,我每个月等于少了350块(人民币)。”来自山东威海的执兵是一位环球航行的海员,美元的贬值让他有些懊恼又无计可施。

  早报记者调查发现,美元的贬值正在令对外劳务输出失去“高薪”的光环,原有的工资平衡被打破了。

  为了在甲方(国际运输公司)和乙方(国内船员)之间谋得新平衡,青岛某海事劳务派遣服务公司总经理王宇荣(化名)从半年前就开始与甲方谈判:“谈了半年外方总算加薪了,但美元又贬值了。”

  “80年代挣美元要走后门”

  上述一幕与1980年代形成鲜明对比。我国最早的对外劳务输出从1980年代初的“船员外租”开始。由于与国际贸易不分家,该领域的从业人员对汇率“格外敏感”。

  “1980年代前期,‘船员外租’开始出现,当时每个省都设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由于为外方所雇佣,这类船员的工资是‘美元’,这在尚未完全开放的、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是绝对的‘香饽饽’。”曾任某大型海事集团高管的海事领域实务派资深专家张炳海对早报记者说,“如果在1984年,你幸运地成了一名‘出租的船员’,你至少要有过硬的关系,因为这种职位不仅稀缺,还意味着在别人温饱的时候,你工作一年就能‘超小康’。”

  “首先是高工资,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当时的一名‘外租船员’的收入,相当于一名同一级别、相同资历的国内船员收入的3-5倍。”张炳海对20多年前的“美元工资优势”感触颇深,“更有吸引力的是,当时民族工业刚刚复苏,家用电器等极度短缺。有了美元,就可以换外汇券,持有外汇券以后,就可以到免税商店里以低于市场价2/3的价格购买国外的电器。举例来说,1989年凭票买到一台金星彩电约2800元人民币,而他们却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质量更好的进口彩电;这就使得持有美元以后,你的货币实际购买力也要高出3-5倍,这样综合考虑,‘外租船员’的实际收入要高出一般人10倍左右。而1980年代末允许‘出租船员’从国外直接带入彩电、冰箱等‘五大件’之后,他们的实际收入更高。”

  “美元贬到6就回家打渔”

  1980年代,中国劳务输出的闸门在“船员外租”上开了一条小缝,不仅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一种更为廉价、充足的劳动力。很快,因为“便宜”,中国的劳动力在航运、路桥建设、纺织等低技术含量领域迅速扩张。仅以海员为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十大海员输出国之一,外派海员规模已达4万人左右。

  但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通过某派遣服务公司,执兵于2007年4月正式成为一家台湾地区船务公司的雇佣海员,从事的是最简单的工作———“加油助理”,属于普通船员,薪水是500美元/月。

  “一艘船上的普通船员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我们的薪水都不太高;高级船员比如船长是外国人,他们的工资非常高。”执兵很无奈地告诉早报记者,从去年4月到现在,美元差不多贬了10%,他的工资也就莫名其妙地缩水了,“我也不知道(美元)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但我知道一点,如果(美元)再继续贬下去,到6,我就等于只有3000块(人民币)了,那我就不如回家打鱼合算了。”

  对于加薪,执兵并不乐观却很现实:“人家说加就加,一般5月、10月、12月来决定加不加工资,通常也只是给高级船员加,我们不愿意干,内陆地区有的是人愿意干。”

  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约1060元;而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平均工资则可达到2000余元。

  “如果出去每个月2500块,在国内每个月2000块,我觉得那真是没什么意思了,离乡背井的代价就值500块?不如守着家里,还有个照应。”执兵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

  “我们没足够的谈判筹码”

  “谈,我们肯定得谈,因为如果美元一直贬就等于实际工资一直在跌,船员肯定不满,不满到一定程度就不干了;而另一方面我们公司自身的服务费也等于在无形之中少了。”汇率问题让王宇荣伤透了脑筋。

  外派劳工的薪水问题,通常由劳工外派服务公司与甲方(国际运输公司)来谈。根据多年的运作模式,通常甲方每年会给服务公司一笔钱,既包括船员工资也包括服务公司的服务费,都是以美元支出。

  “半年前,船长们就已经开始不满,要求加薪,你要知道,由于一名船长同飞机的机长一样,培养一名船长至少要8年以上,他们的工作技术含量极高,是非常抢手的,月薪在13000-14000美元/月,折合成人民币年薪高达百万,国内船公司开出来的价格和国际价格是接轨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元贬值了,折算下来,国外公司给的钱反倒显少了,人家不愁饭碗,当然另谋高就了。”为此,王宇荣与甲方扯了半年的皮。

  “我们根本就没什么谈判筹码,因为我们提供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船员,这种工作太容易被替代了,技术含量很低;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从来不缺,不用中国人,他们可以用菲律宾人和印度人;我如果毫不妥协地要求加价,弄不好会得罪了这家船公司,这就等于以后它下面所有的船只海员招聘都不找我了。”王宇荣很无奈。

  据其透露,半年来他一度只能采用一个“损招儿”:给占船员比例约80%的普通船员减薪,然后把这部分钱用来给高级船员加薪。

  终于,磨了半年,凭借20多年的老到经验,王宇荣终于说服了外方,对方同意加薪了。但王宇荣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现在看起来,当时对美元的贬值的估计是不充分的,现在又要开始谈加薪了,我都不知怎么开口了。”

  专家点评

  对外输出劳工加薪面临两难

  早报记者 张彩平

  不仅仅是普通海员,技术含量较低的纺织工人遭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约900公里的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是全球纺织业前哨之一,这里是3.4万多名中国劳务输出工人的临时家园。

  在2005年之前,当时人民币以8.28:1的兑价盯住美元,中国劳工对自己的收益心中有数。但随着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15%,毛里求斯劳动合同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过去一年中,仅香港某大型衬衫制造商集团毛里求斯分厂的工人数就从1300人降至1000人。无奈之下,公司已决定从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招募更多工人。

  国内最著名的《西方经济学》教程编写者之一尹伯成教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颓废美元时代”,劳动力加薪正面临“两难”。

  “如果我们的劳动力技术含量高,无可替代,我们对其价格自然有决定权;但是目前我们大量的劳务输出,只是简单的劳动力输出,在庞大的供给市场中,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宜了,如果人民币升值到达某个临界点,国际劳动力市场或将重新布局。”尹伯成指出,同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的劳工输出相比,我国的劳动力并无明显优势,而语言问题可能还是个劣势。

  另一方面,尹伯成认为,在目前我国通胀高企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如果美元的贬值达到某个临界点,以至于“美元工资”失去明显优势时,对外输出劳工就会扭转方向转而回归国内市场。

  “对外服务公司谈判的薪水不是一天两天,因而应该在谈判之初就将汇率问题以合同的形式定清楚,可以实行灵活的工资制,可以在合同中明确,汇率达到怎样的水平,工资水平也应该相应浮动,这样可取得更多主动权。”尹伯成提了个建议,“当然前提条件得是在外方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外方才会买账。”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