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访FAO高官:年内大米市场将出现好转(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1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我想再强调一下,FAO并不认为目前的大米供给情况已是所谓的“危机”。在上世纪70年代初,也就是1974年,的确由于粮食价格暴涨引起了不少国家的饥荒、动乱,确实出现过危机,但目前的情况和当时有很多根本的不同。从亚洲地区经济情况到各国基础设施,以及贫困人口数量都有根本性的区别。

  在今后的数月内,市场的供应情况肯定会有所好转,价格自然会有所抑制。但,是在高位抑制。我们并不希望大米价格会降低到原来的水平。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呢?

  何昌垂:我想强调的是,在过去20多年中,粮食价格一直偏低,而过低的粮食价格已经大大削弱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的供给,但却希望将粮食价格平抑到原有水平的做法对农民而言并不公平。我们应该通过粮食价格的上涨给农民一些收入补偿,以保证他们的收入增速。消费者应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在本轮大米价格上升后,粮食价格将较过去水平有所增加。

  《第一财经日报》:主要大米出口国家几乎同时出台出口限制政策是否对粮价反应过度?在您看来,主要大米出口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在今年什么时候将出现转机?

  何昌垂:这些国家出台出口限制政策保证了国内的供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主要的大米出口国而言,这样的出口限制政策外部性较强,出口限制自然会引起国际市场的供给进一步紧张。

  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家都采取了出口限制政策。泰国的大米出口占全球的近三分之一,如果它采取出口限制政策的话,国际市场的供给将更为紧缩。但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几日中,泰国政府经过反复斟酌,最后还是决定不干预市场,让市场起作用,从而避免了国际大米市场陷入更“雪上加霜”的境地。

  对于泰国、越南、印度等主要粮食出口国而言,大米出口是它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对于他们而言是十分有利,所以这些国家不会长期限制大米出口。一旦上述大米出口国的国内大米市场趋于稳定,他们将会对自己的政策作出调整。特别在本季大米上市的时候可能就有所反应。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目前的大米供给紧张的状况,FAO有哪些政策建议?

  何昌垂:FAO主张,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资助和对缺粮国的援助,帮助有关政府对其城市贫民和生计无着的农民进行援助。此外,甚至要求市场供应商和中间商让利、保持大米价格在可承受范围,这也都是目前各国政府正在采取的措施。

  FAO认为,最根本的是必须增加农业供给,提高农产品产量。

  《第一财经日报》:对于此次大米价格上升的情况,国际组织和市场是否有所预知?

  何昌垂:FAO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提供全球粮食和农业信息以及早期预警系统。我们坚持跟踪报道作物的展望和粮食情况。事实上,在2008年2月的1号粮食情况简报中,粮农组织就对库存和粮价恶化的情况有比较详细的趋势分析和预警。一些政府部门和其他研究机构对此也有所预测。但应该说,我们没有条件对微观市场的每日动态跟踪。

  《第一财经日报》:此次大米市场供给紧张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何昌垂:中国粮食自给率高于95%,而且还有4000万吨的大米库存,且是一个传统的大米出口国,所以国际市场大米供给的紧俏对中国应该影响有限。至于中国进口的部分高级大米,由于供给高端市场,故容易在国内及时消化,特别是国际游客,但应该不会对国内整体价格产生过大影响。


汪时锋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