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伏瞻中国信息报撰文谈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5:17  国家统计局网站

  三、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能力明显提高

  2003年以来,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以青藏铁路通车为标志,宁西线、渝怀线、株六复线、浙赣线、朔黄线、内昆线等铁路项目,福建三福高速公路项目,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天津港扩建工程,洋山深水港集装箱项目一期工程,广州白云机场迁建工程等一批交通运输项目建成运营。

  一批石油、化工和钢铁等项目顺利建成。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有西气东输管道基建项目,大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工程,胜利油田原油天然气开采项目,中石化西北油田勘探开发项目,长庆油田基建项目,中海油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项目,浙江镇海800万吨/年炼油扩建工程等,天津、鞍山、武汉、张家港钢铁集团技术改造工程,广东江门、浙江乌沙山和北仑、江苏太仓、福建后石、山西阳城等电力项目。

  交通邮电通讯供给和能源生产能力大大加强。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多方式、多渠道的交通网络得到明显改善。五年累计新建铁路投产里程5951公里,新建公路36140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由2002年的7.19万公里增至2006年的7.71万公里。公路里程由2002年的176.5万公里增至2006年的199.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增至4.53万公里,增长80.5%。民用航空是我国发展较快的运输方式,到2006年底,民用航空运输线路长度为211.35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了29.1%。管道运输里程由2002年的2.98万公里增加到2006年的4.82万公里,增长了61.7%。

  已建成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从2002年到2007年,固定电话用户由21422万户增加到36545万户,增长70.6%;移动电话用户由20601万户增加到54729万户,增长1.7倍;互联网上网人数由5910万人增加到2.1亿人,增长2.6倍;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从5696亿元增加到19361亿元,增长2.4倍;2006年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4%。

  能源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了23.7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64.5%,年均增长10.5%。2007年末,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亿千瓦,五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亿千瓦。2007年发电量达到32777亿千瓦小时,比2002年增长98.2%,年均增长14.7%,电力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

  2003年以来,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四年内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位次由2002年的第六位跃升到第三位,在四年内连升三位。2003年至2007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8.5%,比1979年至2002年年均增速快13.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30.2%,进口额年均增长26.5%。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2007年达到94.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8.2%上升到57.6%,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则由20.8%上升至28.6%。与此同时,初级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比重上升,2007年为25.4%,比2002年的16.7%提高了8.7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对外投资增长较快。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利用外资数据)748亿美元,利用外资结构改善,水平提高,布局趋于合理。在利用外资继续增长的同时,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付诸实施,对外投资出现了强劲增长势头。2003年到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亿美元、55亿美元、123亿美元、211.6亿美元和187亿美元。2007年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达到8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79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77.0%和233.5%。

  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猛。2002年以来,我国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大了旅游经营机制创新力度,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到我国旅游观光的外国人逐年增加。2007年我国国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到5472万人次,比2002年增长48.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19亿美元,增长1.1倍。出境游也发展迅速,2007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095万人次,年均增长19.8%。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我国国际旅游人数由2002年的居世界第五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四位。

  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持续提高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五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2007年达15282亿美元。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对外经济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

  五、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2003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迈进了坚实一步。

  就业人数持续不断增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就业人员持续不断增加,每年新增城镇就业约1000万。面对就业高峰,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保持了比较平稳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4.3%之间。

  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2003年至2007年,分别增长9.0%、7.7%、9.6%、10.4%和12.2%;五年年均增长9.8%,比1979年至2002年年均增速快3.1个百分点。随着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农村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没有的连年快速增长的势头。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6.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度增加。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3万亿元,比2002年底增加8.6万亿元;由2002年的人均676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58元,年均增加1258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用于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3%,比2002年的37.7%下降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2002年的46.2%下降3.1个百分点。说明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支出比重均在不断下降,其他支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城乡居民汽车、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由2002年末的1.0辆提高到2007年末的6.1辆。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由2002年末的28.1辆提高到48.5辆。

  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的实惠。在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且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底,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107万人,比2002年增加537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051万人,比2002年增加1265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645万人,比2002年增加14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55万人,比2002年增加774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755万人,比2002年增加4267万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医疗改革试点也在加快推进。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1479万人,比2002年的2820万人减少1341万人。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使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