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周末:部委公务员福利房回潮(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1:11 南方周末
其实,在1998年机构改革前后,很多部委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突击分房运动,使许多公务员的住房条件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大的改善。“因为大家都不清楚机构合并后这些存量房会怎么处置,所以有条件的部委就索性把手里存的房子尽快分给大家。这些房子当时在流通上是有困难的,也会超过标准,但是只要不进入市场流通,超标又怎么样呢?” 尽管前有国发23号文吹响终结福利分房的号角,后有国发10号文提供实施方案,但实际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并没有在1998年驶入终点。因为,每年公务员的人数总会增加,近几年来,在中国房价暴涨的背景之下,各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始陆陆续续地自建集资房或自建经济适用房。 这些房子通常以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卖给本单位的职工,每平米基本维持在4000至6000元。而相同位置的商品房随着这几年北京房价的暴涨早已冲破每平方米万元大关,有些甚至超过两万元。一些国家部委就纷纷在三里河、广渠门和二里沟自建了经济适用房。 “新福利房”涌现 各个部委的做法在政策上其实并非没有空间,1998年的国发23号文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可统一组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按建造成本价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职工出售。”此外,还有一条:“有建房土地或对拥有产权的危旧住宅小区进行改建的单位,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经有关部门批准,近期可利用本单位现有土地自建住房,按不低于同等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向本单位职工出售。” 有了这盏绿灯,各机关开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文件统计发现,2006年一年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审核批复84个单位按房改成本价出售公有住房2347套,建筑面积约15.49万平方米;48个单位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出售旧公有住房2106套,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13个单位出售新建经济适用住房5133套,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对于建部时间长的部委,计划经济时代,从医院、幼儿园到学校、科研机构,无所不有,无偿划拨的土地相当肥沃,往往会通过改变建筑用途来自建经济适用房。 “比如说他以办公用地或培训基地的名义获得土地,然后三分之一盖办公楼,三分之二自建经济适用房,再卖给大伙。相当一批有实力有关系的部委就是这样拿到土地的。”一位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这种方式偶尔也会碰到困难。因为需要改变土地用途,所以作为“条条”的部委、机关经常会受到作为“块块”的北京市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阻挠”。 “我们委里的一处自建经济适用房都建了七八年了,房产证还没有下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南方周末记者还获知,有一个部委的自建经济适用房已经建成,但是由于没有和当地的“小块块”们“沟通”好,房子建好之后不给通气、通水、通电,完全不能入住,成了只能看的“经济适用房”。但是由于部委领导当初已经向大家立了军令状,所以交钥匙的仪式还是如期举行。 但是总体来说,部委建经济适用房还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什么呢?”一位资深房地产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因为地方政府每年也背着建经济适用房的指标,就是每年必须保证向市场推出多少套经济适用房,但完成这项任务非常困难。一是没有好地,而且这几年房价这么高,没有开发商愿意来做几乎不怎么挣钱的经济适用房。他建商品房比建经济适用房挣钱挣得多得多,为什么要去替政府打这个工呢?如果有部委自建经济适用房,正好替他完成了指标,一举两得。这是一种默契。”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