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总理脑子里的四件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韩晓波

    2003年的“非典”、今年的雪灾,都是狭义的“天变”,而广义的“天变”包括各种各样国际国内的变数。面对这些“天变”,党和政府没有“畏”,于是取得了胜利。

    温家宝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的提问时,说“我脑子里在盘旋四件事情”,这四件事情简单地说,一是经济、民生问题,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走出一条光明的路”;二是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三是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总理说得动情,我们在电视前听得动心。

    在笔者个人看来,盘旋在总理脑子里的这四件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时时刻刻挂在心上的四件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第一件事,经济、民生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我想,作为公民,不仅仅意味着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这就像一个企业的股东,不能光想着赢利的时候参与分红,还得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动脑子、出力气,甚至舍弃一些东西。

    温总理在谈第二件事的时候,引用了宋代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查了一下,“恤”的意思就是顾虑,老百姓俗话说“不能听见拉拉蛄叫就不种庄稼了”,也是这个意思。改革要有新突破,就得有这种精神。

    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总是把“朕一贯敬天法祖”这样的话挂在嘴上,听上去好像很谦恭,其实只是给自己“畏天变”的怯懦和“法祖宗”的懒惰找块遮羞布而已。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天变可畏”,所以当天下臣民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之际,朕是爱莫能助的;因为“祖宗可法”,所以朕就来个“萧规曹随”,祖宗怎么办,咱就怎么办,这样最省力气,也最不会犯错误。

    2003年的“非典”、今年的雪灾,都是狭义的“天变”,而广义的“天变”包括各种各样国际国内的变数。面对这些“天变”,党和政府没有“畏”,于是取得了胜利。而“祖宗不足法”的事情,在温总理任期内也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了。远的不说,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制度,这算是资格最老的“祖宗规矩”之一了,前几年不是就给改了吗?改的结果,是受到全中国九亿农民兄弟的衷心拥护。我们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老规矩”要改一改,并且是朝着越来越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方向去改。

    温总理在谈第三件事的时候说:“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政府是如此,我们公民呢?公平正义归根结底要靠一个一个具体的公民来体现,公民的责任,是通过诚实劳动,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最终底线,把公平和正义落实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上。

    温总理在谈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时候,把诚信、包容、道德、博爱,当成一个国家精神道德力量的标志。我们现在常常提到国家的“软实力”这个概念,实际上,“软实力”就是精神文明、道德力量的总和。国家有软实力,作为公民,也有个人的“软实力”。我们身上是否具有诚信的品质、文雅的举止、乐于助人的道德、博大的爱心、宽广的胸怀、独具特色的文化素养等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体力、智力、财力、权力等“硬实力”之外的“软实力”。显而易见,一个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的人,在社会上,顶多是有人怕你,而不会有人服你。

    总而言之,总理心中的事,也应该是每一个合格公民心中的事。这也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总理还满怀深情地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这既是总理的心声,也应该是每一个热爱祖国的合格公民的心声。(摘自《每日新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