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百万元的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2:5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感性财经)一百万元的烦恼

  本报记者 王进

  春节后的上海楼市,暗流涌动。前有万科的“元宵促销夜”,后有成交均价10个月来首次跌破万元的“喜讯”,但28岁的市民吴小林几天的搜房行动下来,心情却很糟糕。

  2月23日,吴小林向中介机构“21世纪房产”报上自己100万元的心理价位时,客服人员似笑非笑地答道,这个价钱买不到你要的房子。这天上午,小林在三家中介都得到了相同的回答。

  开始时吴小林觉得自己100万的“实力”已然不小了,现在却越来越没信心。

  和小林一样,心理价位在100万元左右的购房者,目前几乎成了各中介机构的主流顾客。20世纪8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们已经工作数年并逐渐进入婚姻高峰,构成了沪上出现的“百万元购房群”。这个数额是年轻夫妇毕业数年后的积蓄(一般为10万元),加上双方父母所能提供的资助(一般为20万元),加上银行可以提供的贷款(目前为总价的7成),所能达到的上限。

  比他们小的人,还没有实力也没有迫切心情购房;比他们大的人,多是换房需求。

  吴小林把目光放在过去被称作“下只角”的传统工业区杨浦区。相对于房地产开发早、汇聚众多文化、科教、金融单位的黄埔、静安、长宁等区,杨浦在房地产开发和价格上一直比较落后,因而也成为持币待购的吴小林意向中的“淘金地”。吴小林说自己的要求并不高:希望是2000年前后建造的较新的楼盘,总价在百万元,位于内环区域。

  然而,在2月末的上海,这个数额所能换来的“家”,选择余地非常小,要么是位于偏远和交通不便的区域,要么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的老公房,对于衣着光鲜的白领们来说,花费两个家庭的积蓄却拿到这样的房子,心里着实不甘。中介劝吴小林,“你可以买个老公房过渡一下,虽然小区物业落后,外观和配套设施陈旧,生活品质无法和新楼盘相比,但目前还是比较实惠的”。

  经验老到的中介的观点和许多房地产专家们一致——先找交通便捷而舒适的老房子过渡,牺牲的只是外墙美观和少许舒适度,还有那么一点点“虚荣心”。

  小林的很多心态豁达的同龄人便这样购到了房子,在某媒体工作的“新上海人”李岚,年后刚刚在沪上西北角的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成片公房中找到了自己的安乐窝,7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总价80万。这里虽地处中环,但交通方便,李岚自得其乐,“我所在的这个小区还是上海曾经的明星小区,周边公园、医院、卖场一个也不少,邻居都是安静而和善的大爷大妈,很关照我这个小年青,人情味很浓哦”。

  希望一步到位的小林不愿与老上海们住在一起,便将目光投向了不断推出的新盘,但是,2月以来的上海新盘推出数量远远低于往年水平,专家分析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房产商想尽办法来延迟推盘、等待后市明朗。而处于房价拉锯僵局时刻的小林,目前可以出手的机会不多,杨浦区西北角的一个新开楼盘,最小55平方米的小户型,总价也达到了104万元,这个价格去年6月在其一期房源中可买到80平方米,小林对此心有不甘。售楼人员则在一旁敲边鼓:目前市场的走高预期强烈,按简单的“3-2-1”说法,内环的多数次新房和新开楼盘房价将被推高到3万元每平方米。照此说法,小林的“百万元新房梦”果真是难圆而易碎吗?事实上,也许一抹鱼肚白正要浮现出天际。

  业内人士称,目前上海已经走到了房价微妙的均衡点,如果二季度银根依旧收紧,政府反囤地措施能得到严格执行,一些开发商的资金将日趋吃紧,届时降价促销将是开发商的不二选择。而3月6日的上海某主流报纸的头版上,赫然已打出了“上海2月新盘一半明折暗降”的大标题。此前一天,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则表示,要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今年将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年轻的小林,如果不愿降低要求,那么即使手中拿着一百万元还不够,还需要一点点耐心和眼光。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