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企体检防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1:21 上海国资

  企业体检,能够像健康体检一样,改变长期以来企业对于风险的态度和做法

  周放生

  读者乍一看文章题目,立刻就会反应:只听说人要体检,企业体检是啥意思?对企业怎么进行体检?没听说过吧!中央企业今年即将开始进行年度“企业体检”。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编报<2008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自2008年开始,国资委将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编报《2008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以下简称“企业风险报告”)工作。企业风险报告就像一份人的体检报告,从风险的角度对企业当前已经存在的风险、正在运作的各项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将来可能发生的机会风险等一一作出描述、分析,并提出风险的管理策略和具体的应对措施。这就是企业体检。

  根据资料记载,健康体检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医药协会在1947年提出了最早的“健康体检”的概念,并向公众建议:每个3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每年拜访一次医生,做一次从头到脚的全面体检,并和医生有一种良好的沟通。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健康是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健康体检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对身体全面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状态的“监察”和“审计”。

  健康体检是医学界医疗模式的一次质的飞跃。健康体检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健康、对于疾病的态度和做法。现在,无论是由单位组织还是个人行为,健康体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位、个人之所以如此重视体检,因为体检可以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全面检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人体潜在的各种疾病的目的。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有些人通过体检,可能并未发现重大疾病,但会有许多健康指标不“达标”。体检就可以提醒人们,要注意加强锻炼,调整饮食习惯,适当用些药物,以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这就是上医治未病。

  过去,人们没有年度体检的习惯,往往是已经得了病,甚至已经很严重了,才发现,才去治疗。其结果是不但给病人和亲属带来巨大的痛苦,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这就是下医治已病。

  企业体检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定期的风险辨识、分析、评价等检测手段,对企业已经存在的各类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恶化”,酿成不可收拾的后果,不要造成“下医治已病”;而对于那些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求“上医治未病”。

  人的体检是防范疾病;企业体检是防范风险。

  人的体检要借助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定性方法”,也要借助验血、验尿、X光透视等传统的、一般的“流程方法”,更要借助CT、核磁共振、脑电图、心电图等现代的、高级的“定量方法”,以便对各项检查指标和科目进行检测。

  企业体检同样有一套流程,那就是风险管理流程:首先,收集风险管理的各项初始信息;然后,进行风险评估;其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出具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再次,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制定风险解决方案;最后,做好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健康体检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医疗模式。虽然无法准确统计,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推断,目前许多健康的人们都得益于健康体检。但愿企业体检,能够像健康体检一样,改变长期以来企业对于风险的态度和做法。有人说,风险管理是“健康俱乐部”,危机管理是“癌症俱乐部”。我们期盼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健康俱乐部”的大门,而不要等到“大病临头”被送入“癌症俱乐部”!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