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感受媒体的“魔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4:09 中国经济时报

  -孙东辉

  “如果我的言论被放大了,引起了论战,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可不愿意被放在火上烤。”“两会”期间,面对本报记者的“纠缠”,有全国人大代表如是说。

  按照这位代表的意思,“两会”期间,被放在火上烤的代表或委员并不少。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一句“中低收入者不要急于买房”,让他“声名鹊起”;一年之后的人大会议开幕日,同样作为人大代表出席“两会”的张广宁面对记者有关房价的提问,始终“顾左右而言他”。

  “我也想过,做官其实最好不要说太多话,这样容易当官,但我要对我的市民负责。”据《羊城晚报》报道,张广宁表示,这次参加全国“两会”,家里还“提醒”他,“这次你什么都不要说啊”。因为触动了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通过某些途径给我施压”;而个别媒体误读也给他带来压力。回顾一年多来这段艰难的心路历程,张广宁坦承,期间经历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遭受了不少的误解,甚至责骂。

  张广宁的处境是绝大多数人大代表所不乐意“遭遇”的。“两会”期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委员似乎更多。“我从没说过这话,是你们记者瞎写的。”据《证券时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日前参加全国政协闭幕会议入场时,针对有媒体报道的“范福春认为政府不该救市”进行批驳,否认自己曾说过“不救市”之类的言论。

  见证媒体“魔力”的,还有争辩十天有余的“张茵提案事件”,闹得风雨满天的“铁道部为雪灾中表现自打90分”的新闻。

  本次“两会”召开之初,网上就有“两会已无吴敬琏,谁来接任充大炮”的声音。不可否认,媒体喜欢这样的交锋,更希望“两会”期间出更多的麻辣代表委员,来炮轰不合理的、或者平常鲜有表达机会的敏感问题。

  张广宁的语录还有:“越是敏感的,就越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回避敏感问题、焦点问题,我觉得这不是责任政府的表现。”他还认识到:“以媒为镜可以明得失。”

  “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在人大代表江西团组开放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对媒体的到来表示欢迎:新闻媒体的参与,让“两会”的精神得以传播,感谢你们。

  一位人大代表,也是上市公司老总则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欢迎负责任的“负面报道”,这对他们改进工作很有好处,能及时提醒和帮助他们看到“航行中的暗礁”,如果事后工作处理得好,负面报道就会产生正面影响。

  也有代表和委员对媒体的力量深信不疑。他们拿着自己的议案、建议或提案找到记者:“无冕之王,帮我们呼吁呼吁,你们说话比较好使”。

  这跟“两会”期间有的代表或委员对待媒体的态度截然相反,他们自嘲见了记者如“老鼠见了猫”——能躲就躲,能蹓就蹓,实在躲不过和蹓不开,就对付着说一些“套话”。

  媒体真有如此“魔力”?怕媒体误读应该是他们最大的忧虑。“我们说话讲究的是完整,四平八稳;你们却要打破平衡,想的是怎样上头条,抓眼球。”有人大代表如此向本报记者解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