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温家宝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4:02 中国经济时报

  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人民日报记者:两会期间,人民网和其他十多家网站都做了“两会关注热点”或者“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上调查。参与网民达数千万,提出的问题超过百万。大家关注度最高的是物价问题。您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物价涨幅控制在4.8%左右,请问总理,新一届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实现这个目标?

  温家宝: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在这里我不可能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确实,在众多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价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上涨过快,给群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我们提出了今年CPI确定为4.8%左右的预测目标。说句老实话,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容易的,特别是今年头两个月我们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这就给控制物价带来更大的压力。但我们依然没有改变这个目标,主要出于两点考虑:第一,它表明政府的决心,要把控制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第二,它稳定老百姓对物价的预期。在物价上涨较快时,人们对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目标,也是有根据的。现在我们的粮食储备还是在1.5亿吨到2亿吨之间,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只要政策得当,措施有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

  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我知道,您的任务是世界上最艰巨、也是最庞杂的。我想提出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英文字母“T”打头的问题。一个就是西藏问题,我们知道最近在西藏发生了暴力事件,有人指责镇压了和平的示威游行,达赖也指责中国在进行所谓的“文化灭绝”,甚至有些人呼吁要抵制北京的奥运会,您对这样一些说法和指责有何评论?第二个问题是台湾问题。您多次说过,中国绝不容忍台湾“独立”,很快台湾地区将举行选举和公投,如果公投当中的议案被通过,也就是说选民通过选票认为应该以“台湾”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的话,中国政府是否会认为这等同于事实上的“台独”宣言?是否会采取行动来制止这一做法?另外,现在陈水扁即将下台,您认为是否您和未来台湾新的领导人进行对话会出现更为光明的前景?

  温家宝:你提的这两个问题都是涉及中国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首先,我回答一下关于西藏的问题。最近在西藏,主要是在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详细情况,昨天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人已经向记者做了通报。在这起事件中,极少数人打伤以至致死无辜群众,手段十分残忍。他们砸毁车辆和公用设施,烧毁民房、商店和学校。这起事件严重破坏了拉萨正常的社会秩序,给拉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我们有足够事实证明,这起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和煽动起来的。这就更加暴露了达赖集团一贯标榜的“不追求独立”、“和平对话”是一派谎言。伪善的谎言掩盖不了铁的事实。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依照宪法和法律,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迅速地平息了这起事件,维护了拉萨以至西藏各族人民的利益。我想在这里回答你,从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到现在,西藏在进步、发展。那种所谓“中国政府灭绝西藏文化”,完全是造谣诬蔑。我们不仅有能力维护西藏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要继续支持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保护西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这个立场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关于台湾问题。我所关心的是要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题和主旋律。我们之所以反对“入联公投”,就是因为如果这样一些主张得逞的话,它将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状,势必冲击两岸关系,势必危害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势必造成台海局势的紧张,破坏台海和平以至亚太地区的和平。我在这里想再一次重申,凡属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事,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任何人想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都是不会得逞的,也是注定会失败的。我还想强调,我们希望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尽早地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这样重大的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英文字母打头是“T”。上一次中国面临高的通货膨胀压力,差不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采取的对策就是放缓经济的增长。所以这次我们想请教总理,中国面临同样的压力,是否也打算放缓经济的增长?如果这样做,意味着增加失业,使更多的人失去工作。第二个问题是您在开场白当中提到了一句话“祖宗不足法”,我记得中国从来没有和达赖喇嘛进行过直接的对话,但我们要看一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理类似事务的时候,比如说在南非、北爱尔兰,当时都有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主动与他们过去的敌人或者是反对者进行对话,所以我想问的是,如果达赖喇嘛不寻求西藏独立的话,中国是否有这样的远见卓识邀请他到北京来进行直接对话?

  温家宝:我们在确定今年的经济政策时,提出“两个防止”。第一个防止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但是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必须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来减轻就业的压力,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现在我们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左右,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8%左右,就是想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深知这件事情的困难。我曾经讲过,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际、国内不可测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一千万就业人口的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至于结果怎么样,要到明年的3月份我再给各位回答。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多次郑重地申明,如果达赖放弃独立的主张,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停止一切分裂破坏活动,我们同他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这一条是我们提出的,至今也没有改变。但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恰恰证明在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上他的虚伪面目。即使这样,我还想重申,我们原有的主张,说话是算数的,关键是要看他的行动。我想反问一句,在拉萨制造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甚至妄想在中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制造类似的事件,在国际上组织一些人冲击中国的使领馆,难道都同他无关吗?我们看待达赖,不仅要看他说什么,而且要看他做什么。

  中央电视台记者:刚才总理说领导者的眼睛要盯住前方。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8年的工作,这是比较近的前方,而本届政府所面对的5年是更远的前方。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在目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怎样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出现大的波动?

  温家宝:我去年曾经说过,我这个人是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人。我认为“患生治”。未来的5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充满机遇和希望,但也面临困难和艰险。我在报告中只讲到2008年的任务,没有讲今后5年的打算。因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新一届政府还没有组成。现在,我确实应该考虑今后5年的任务。我在想,在今后的5年,要使中国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有一个更大的提高,使社会公平正义有一个更大的推进,使改革开放迈出更大的步伐。首先,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抑制通货膨胀。这不是一年的任务,而是五年的任务。第二,要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有新的突破。重点抓好两个环节:就是扩大内需和自主创新。第三,有三件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一是大力加强农业,特别是增加农业的投入,使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增长,使农民收入保持稳定提高。二是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5年内要解决大约5000万人的就业问题。三是努力实现“十一五”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第四,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我们准备建立四个体系: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以及包括失业、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推进改革,包括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

  德新社记者:刚才听了您对西藏问题的回应,我还想问一句,在西方世界也有一些人对抵制奥运会提出了质疑。您对此有何评论?

  温家宝: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事。我们要秉承奥运会的宗旨,就是不能把奥运会政治化。其实记者先生已经看出了西藏最近出现这一事件的本质。他们就是想煽动破坏奥运会,企图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我想在这里重申一下,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是多少代人的梦想。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加强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我们希望把奥运会办得更好一些,让运动员满意,让世界人民满意。我们还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我们难免在筹备奥运会的工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中国人想把奥运会办好这颗心是真诚的。我相信,13亿人民微笑着面对世界,全世界人民也会微笑着对待中国。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这两年来,两岸关系虽然起伏很大,但是,两岸经贸关系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大陆经济发展和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对台湾的资本市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再过几天,台湾内部要有一个变化,台湾老百姓对于这个变化的看法是,不管是什么人当选,他们都希望台湾的未来能够更好,台湾的经济发展更好,至少在区域经济竞争中不要再落后。请问总理,3月22日之后,大陆方面有没有可能和台湾在经贸合作方面有进一步的往来?大陆是否会对台湾实施更多的经贸优惠政策?比如两岸能不能协谈类似CEPA这样的协定,或者大陆开通“直通车”来提振台湾的资本市场?

  温家宝:请记者女士转达我对台湾同胞的问候。正如你所说的,两岸经贸关系这些年有很大的发展,这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是继续推进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尽快实现直接“三通”。加强两岸经贸关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加强合作、互利共赢”,这是一条根本原则。我们在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从2005年到现在,我们对台湾同胞实施了大约60项优惠政策措施。为了台湾同胞的利益,我们甚至愿意作出必要的牺牲,比如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台湾保持着多年的巨额顺差。2007年两岸贸易额超过1200亿美元,台湾的顺差超过700亿美元。台湾至今限制大陆产品进入岛内,多达2000多种。即使这样,我们对台湾还是放开市场,包括农产品市场。在台湾同胞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主动来帮助同胞销售水果等农副产品。至今台湾还限制大陆的企业到台湾投资,而台湾进入大陆的企业已经多达7万多家,投资金额460亿美元,如果加上通过第三方进入中国大陆的投资超过700亿美元。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可以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来进行协商。这样做,实际上是发挥了两岸互补和互利的优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