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出口企业挣扎在民间借贷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6日 14:35 中国经营报

  次级债危机蝴蝶效应开始显现。

  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江苏代表团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时表示,次级债危机直接影响的将是沿海区域的出口企业——近来出口企业订单减少,人力成本增加,加上信贷紧缩,几乎遭遇全面困难。“大中型企业对信贷收缩的反应是迟缓的。银行收缩大中型企业信贷,没有谈判砝码。因此只能压小企业贷款。”

  在记者的采访中,刘明康的担忧正在得到印证。中小出口企业资金链开始受到多重挤压。一方面是银行信贷收缩,另一方面是外方买家资金到账延缓。苦觅资金“无门”的出口企业正纷纷转向民间借贷。

  而令刘明康担心的是,民间融资的活跃将给监管带来更大挑战。

  信用证融资冻结

  “目前这种情况下,银行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现金流,对那些利润趋弱的企业放贷格外审慎。”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企业信贷部门一位人士强调。

  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保持高度警惕,正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交通银行(601328.SH)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这些压力正严重影响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直接压缩它们的利润空间。

  除了直接贷款受阻之外,出口企业常用的信用证、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等也出现紧缩。

  广州一家出口公司人士向记者反映,以往凭借信用证向银行贷款,通常能贷到信用证金额的70%~80%,但现在,很多中小规模出口企业都得不到信用证融资。

  由于外贸企业生产周期较长,通常拿到订单后,国外买家会先付30%左右的货款,之后的70%货款要到货物发运出去后,再根据信用证结算。由于外贸企业生产本身需要一定资金周转,而首付货款不足以支撑生产资金,因此很多外贸企业都会凭信用证向银行融资。

  企业信用证融资目前用得较多的是押汇:企业先将境外银行开来的信用证及信用证项下单据提交银行,银行审核后先行贷款给企业周转,属于一种短期贸易贷款。“过去一般银行给的贷款金额大约为信用证金额的70%左右。”上述出口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但最近,银行已经停止押汇融资,公司资金链骤然变得紧张。

  某国有银行国际业务部人士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出口融资确实处于紧缩状态。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