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国境内超万亿美元热钱今年可能集体抽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2:45 21世纪经济报道

  万亿热钱隐现抽逃危机

  本报记者 潘平 

  2007年全年有4600亿美元以上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我国。“近日,记者从某权威机构获得的一份研究性报告这样披露。

  据悉,这一数据是2006年全年流入额的4倍以上,2002 -2006年5年总额的2倍以上。

  除了揭示出流入速度加快,该报告的价值更在于警示了上述巨量资金具有突然集体撤离的可能性。而一旦“投机者在房市、股市、汇市获利之后撤出,或许会重演东南亚金融风波。”

  报告甚至猜测,2008年3-4月和6-7月季度亏损公布前后就可能是它们撤资之时。 

  流入规模推算

  报告根据相关数据模型推算出,2007年全年有超过4600亿美元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我国。而2002年到2006年5年间,流入我国的境外投机性资金总额在2400亿美元以上。

  由此,2002年到2007年流入我国的境外投机性资金累计超过7000亿美元,如果加上2002年以来6年间外来直接投资在我国盈利的留存额3000多亿美元,总金额显著超过1万亿美元。

  报告指出,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其中通过虚假贸易和非贸易渠道进入的境外投机性资金占非常高的比重。据统计,2007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增加2144亿美元。

  报告认为,中美汇率、利率升降对比和美国经济衰退趋势是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的三个主要原因。

  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今年2月份,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升值3%,与此同时,美元和欧元的真实有效汇率则下降了1%。与此同时,中美利差倒挂情况也有可能加剧(目前相差1.14%)。

  “目前防范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且今后数年防范境外投机性资金流入的工作将更加艰巨而复杂。”报告认为。

  相比于流入速度的增快,报告更担忧的是,这些境外投机资金有可能在今年大规模撤离。

  一个重要理由是,美国次按危机仍在延续,这些境外投机资金2008年集体撤离的可能性大增。

  2007年第四季度,14家主要美欧银行中有7家出现亏损,没有亏损的7家银行中6家第四季度利润比第三季度显著下降。同时已经有花旗、美林、摩根斯坦利、瑞银等5家引入资金注入。

  按照2004年四个季度利润下降的趋势分析,这14家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亏损的银行将高达10到13家,因此在2008年2月到4月需要注资的机构会增多,已经注入资金的银行由于进一步亏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注资。

  由于流入我国的投机性资金很大一部分是国际对冲基金的资金。这些对冲基金又主要由上述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投资设立,因此在这些大型银行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撤回他们在中国的”投资“。

  “除2008年3-4月第一季度亏损公布前后资金会撤出外,6-7月第二季度亏损公布前后资金撤出的可能性也很高。”报告进一步指出境外资金抽逃的两个关键时刻。

  央行主管的学术刊物《金融研究》2007年9月一篇文章曾指出:“如果出现2000亿美元以上的外资集体撤离我国,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上突然出现了1.5万亿的资本品供给。这会大幅度压低资本品价格,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会出现灾难。”

  显然,目前超万亿美元的热钱已犹如一把达摩利斯之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后伍志文曾经专门做过中国热钱估算的深入研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测算热钱规模时一定要分清是采取总额法还是净额法,因为热钱进出频繁,净额也许不大,但总额可能很大。”如果上述报告计算的是总额,倒是有可能的“。 

  “从国际经验看,投机资金规模超过GDP的5%,已值得高度警惕。”伍说。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