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第六次机构改革(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0:24 南方周末
按中国官制,国家能源局应为副部级,而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公司则是正部级或副部级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如此配置下,可协调各部委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将发挥更多作用。 汪玉凯说,没成立能源部,是因为诸如电力、石油、煤炭等部门改革进程不快,所以先组成高层次的协调机构和能源局,进行初步的整合。不过汪认为,能源部将来还是会建立的,不过只是时机问题。 此前,中国的能源管理体制弊端已显现。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董小君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能源管理机构多次改革,但能源管理不但没有强化反而被削弱。 而能源监管格局更是“五分天下”,宏观调控乏力,使能源管理陷入一个怪圈:能源紧张时便加强管理和追加投资,反之便放松管理,限制能源生产,从而再度出现能源紧张局面。 此外,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能源综合管理机构,中国在国际能源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例如,由于缺乏石油储备战略研究,以至于在国际石油价格处于低位时没有增加石油进口;而在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时,大量增加石油进口。” 她也举例说,中国在国际石油定价机制里连1%的权重都没有,这与在国际合作中没有统一的对外机构有关,以致一些国家想与中国进行能源合作时,都不知找谁,错过很多国际合作机会。 董认为,改革后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与能源行业的综合协调,成为其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董小君说,此次改革对尽快建立国际石油储备、保障国家石油安全起着重大作用;同时会通过国内企业联手采购,改变对国际油价的被动接受局面。(详见本报C13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过渡? 此次真正“全新”的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囊括发改委工业司、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等。据称该部编制将达600人,办公地点不出意外仍在老信息产业部。 而之前有些神秘的国防科工委则成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别看这么多电脑都在我们国内生产,我们赚了多少钱?这是一个高附加值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顾平安3月10日于《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整合工业行业管理体制和部门》。 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我们讲的工业化是‘大工业’,不是狭义制造业,它不仅融合工业生产,还包括上游研发、下游流通等,由此中央政府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要从宏观上管理工业行业,推进信息技术和工业行业的融合。而信息产业部只是一个部门,它要推动这项工作是很困难的。” 至于国防科工委也被合并进来,顾说,这是因为国防科技工业的研发、生产与建设以及军工企业的战略重组等重大问题,都需要加强产业融合与产业配套。 面对成立主管工业化部门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质疑,顾解释说,新部门不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工业管理方式的回归,“它肯定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指导的,不是直接干预市场的,更多的是一种服务。” 亦有专家指出,此次的工业与信息化部不过是过渡方案,只符合当下国情,而发达国家并无类似的“大工业”部门。不过顾平安强调,中国毕竟还是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详见本报C13版) 发改委转型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来的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到一起。之前广泛提到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问题也被寄予解决希望。 此前人事部职能和组织部多有交叉而曾被认为需要变革,人事部对普通公务员和一些低层级干部的管理职能也相对尴尬。 而交通部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组成交通运输部,前者的功能被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的国家民用航空局所取代。但铁道部未进入,此间专家说,铁道部“政企合一”的问题一直存在,如此则不急于并入——长期以来铁路一直颇为独立,包括拥有独立的公检法系统,此次改革迁就了其特殊体制。 建设部改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职能被突出。 此次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发改委转型。发改委前身是国家计委,后又合并了诸如纺织部、轻工业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国家体改委,有30多个司局,现有正副主任12名,管理职能涉及方方面面。 此次改革方案称,国家发改委会进一步转变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方案说要进一步减少发改委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要继续缩小其投资审核范围,下放审核权限,简化审核程序。 在规划和产业政策上,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务院审批外,由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而不再由发改委审批。有传媒称上述改革是给发改委“动手术”。 另一问题是上述部委合并的时间表,此间专家说,如果改革方案通过,部委合并到位大概要到年中,而地方机构的相应改革,或许要等到明年。 (责任编辑 林楚方 网络编辑 肖骐)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