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回首30年五次机构大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7:18 兰州晨报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审议在即新华社发文梳理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得失”

  前不久,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对即将出台的第6次机构改革方案,梳理过去5次改革的得与失,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清晰可见。

  迟福林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新华社照片

  5次改革有得有失

  1982年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多达100个,领导职数急剧增加。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当时冶金工业部,正副部长一共有24位。”此次机构裁减,国务院撤并了39个部门。

  回头看1982年的改革,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当1988年推动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国改革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尽管由于后来复杂的原因,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但其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直到现在,仍然是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1993年的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即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强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次政府机构改革始于1998年。这次改革精简力度很大,改革前国务院有40个组成部委,结果减少了11个。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除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两个管理部门外,其他直接管理工业的10个部委都撤消了。同时,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机构,提出公务人员要减一半,国务院当时3.4万人减了1.7万人。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南开大学周恩来管理学院“大部门制改革”课题组负责人朱光磊教授说,前5次行政体制改革,通过机构精简和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但是,改革还缺乏政府职能切实转变的基础,改革对象大多集中于经济管理部门,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关注不够。

  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梳理5次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每一次任务,都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以后提出来的,不是空穴来风。反过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实施,又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说,比起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的艰难性表现为:每一次行政体制改革,表面上是机构、人员、数量的增减,实质上却是一种权力格局的重新调整。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政府机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现政府自身的转型。这个转型应是两大任务:一是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二是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到一个公共治理型政府。

  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要深刻认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力争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新一轮的改革已经启动,新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让人们充满期待。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