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开去危就安的中国外汇管理改革通道(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7:24  东方早报

  中国应以历史上融会不同民族的能力去融会全球资本,这是一次比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更伟大的挑战。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更加宽广,货币资本的融合将使中华民族更加强大。

  三、重构外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维持中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必然选择

  强制结售汇制度的设立和运转结果

  1993年12月28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据此,1994年1月1日,中国实行了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轨之时1美元折合8.70元人民币。同时央行取消了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体制,对于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也即大凡贸易顺差、国际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相关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头寸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卖出,这套制度就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制结售汇制度。

  在这套制度里,央行是银行间市场最大的外汇接盘者,也通过央行系统行政主导的运转形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制度。也正是基于此,中国现存的外汇储备制度具有天然的临时性质。

  与此同时,央行还需要向市场投放等量于强制结汇金额的人民币货币供应,据此也就构筑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体制的两项基础,即外汇结售汇制度和外汇占款制度。

  强制结售汇制度设立的本质目的

  即依靠国家力量,快速解决改革开放前期的中国国际资本积累的问题,它避免了仿若清朝和民国时代过早的金融开放和过高的国际金融负债,是中国经济十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的管理秘诀。强制结售汇制度实行14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93年底的211.9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12月末的1.53万亿美元,强大的外汇资金的保证也使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93年的5000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末的2.17万亿美元。

  强制结售汇制度改革的推进

  2007年8月13日,国家外管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通知》,宣布“境内机构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国家外管局开始从“宽进严出”的政策转型到积极推动企业境外投资;而个人购汇的额度也从3000美元逐步提到2万美元,并由逐笔审批过渡到年度总额管理;相关银行的外汇头寸也实现了综合头寸的管理并获得了提高,已经由收付实现制转向权责发生制;有关主管部门也开始放行QDII,允许银行、保险、基金等投资境外金融市场,鼓励企业海外利润境外再投资。

  它标志着中国境内机构、特别是企业拥有了外汇持有的自主权利,同时表明,在中国实行了13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从结汇开始发生了局部的调整。由于更深层的售汇制度还改变不大,显然中国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的政策也没有根本改变。实际上,目前的结汇是指外汇收入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后者按市场汇率付给本币的行为。结汇可以化分为强制结售汇、自主结售汇和限额结售汇等形式。强制结汇是指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不允许保留外汇;自主结汇是指外汇收入可以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结汇与否由外汇收入所有者自己决定;限额结汇是指外汇收入在国家核定的限额内可不结汇,超过限额的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因此,自2007年8月以来,中国外汇市场化改革探索的主要成果就是初步调整了经常项目的强制结汇制度,建立了限额售汇规定,但是目前资本项下的改革大幕还没有开启。

  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优缺点

  具体而言,中国实行的外汇结售汇制具有十大特点:

  其一,外汇汇进汇出管理的强制性;其二,人民币与外汇兑换价格的简单性、超真实性、非真实性;其三,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汇率的博彩性,升值的压力可以被夸大、汇制转型中易于失控;其四,央行维持汇率市场的被动性、防御性;其五,民间企业和个人参与汇率稳定的无奈性;其六,外汇储备投向的债权性;其七,美元外汇贬值的风险性;其八,为了维系结售汇制而实行的人民币收益高于外汇投资债券收益的补贴性;其九,人民币与外汇市场化的不完全性;其十,外汇储备管理的行政垄断性等等。

  这种强制性结售汇制的优点是:它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中国对外经济的超常规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它能够促使政府集中力量进行行政主导的大国博弈和经济全球化。强制结售汇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反映了以中央集权实施改革开放的巨大力量。

  与此同时,强制性结汇的不足也是明显的。由于外汇主要掌握在央行手里,民汇太少,它使得中国还是一个海外投资小国,难以充分利用全球适价的资源发展中国经济;它也使中国国内出现阶段性的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泡沫;它也可以使国际投资者从中国与全球经济交往中分构跨国界、跨市场的目标产业的对冲走廊,例如大宗商品、股票市场等实现对冲盈利。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决定人民币与主要外币的汇率水平包括:国际性收支、外商直接投资、实体经济的增长、中国政府在社保和能源等方面的广义负债、中国虚拟经济的体系水平等多重因素。但是在强制性结汇制度下,外汇市场是这个制度的影子,存在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它使得企业必须将手中外汇按要求到银行进行结汇,导致外汇市场形成了外汇供给需求的脱位和扭曲,有可能夸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有可能降低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造成市场上行政主导的不真实的供求关系。如若片面夸大部分经济因素,都极易导致人民币的升值、贬值的浮动。因此一个行政主导制度下的不发达、不完善的市场更容易被舆论把玩,以发达的金融工具构建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市场体系,是寻求金融稳定的必然,可以更加灵活地反映外汇市场的真实的需求变化,从而形成比较市场化的外汇价格。

  强制结售汇制度的直接后果

  强制结售汇制度运转的直接后果,就是伴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也意味着基础货币的投放的不断增加。目前这种建基于中国进出口总额高速成长的外汇占款制度已经导致了占款越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也就越大,货币的乘数效应也就越高,货币流动性正对中国经济增长发生重大的转折影响。维持目前中国国民生产能力运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007年底为40.34万亿元,但是这个货币供应量的余额中的11.1760万亿元是由于中国采取了强制性结售汇制和外汇占款制度造成的,它是因应1.5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发行的等额人民币基础货币。

  2007年12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5300亿美元,要较2006年末增加了4637亿美元。若以这个体制和增速,到2008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将要超过2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将超过3万亿美元。由此2008全年央行需增加的基础货币供应量至少将超过5万多亿元人民币,再通过货币的乘数效应,2008年的货币供应量将大幅上涨,它不但将弱化中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也将构造一个客观上支持了美国实现资本顺差,控制美国的通胀,形成了美国先消费后生产,保持独特的全球分工优势的特殊环境。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如若仍推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则将致使人民币成为全球美元体系的内部殖民化的作业对象。

  四、加快实现从强制性结售汇制到自主结售汇制的历史转型

  温总理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结售汇体制”是适逢其时的。199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仅为516亿美元,而且比1994年初还增加了304亿美元,1994年末国家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9328亿元,1994年末市场现金流通量为7289亿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5300亿美元,已较1994年推行强制结售汇制之时增加了近30倍,而且GDP仅增加6倍左右,2007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11万亿元,是1994年的13.68倍,2007年底流通中现金金额为3.03万亿元,是1994年的近4.15倍。而2008年与1994年相比,强制结汇制度设计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制结汇制度已经充分暴露了期效性、阶段性的特点,重构外汇管理制度已经成为维持中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必然选择。

  实际上,以外汇储备作为中国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并不是一种错误,问题在于已经推行了14年的中国结售汇制,这种来自计划经济和借鉴了香港联系汇率而来的紧钉美元的汇率政策,在中国GDP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而在中国全面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其不足之处也就越来越多。伴随着2007年以来国内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转折点。

  譬如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主要依靠缴获和外援的武器作战,朝鲜战争开始向苏联购买武器,当代的中国国防就必须立足于中国自己制造的陆海空天电磁立体技术网络。强制性结售汇就犹如靠缴获和购买武器作战,推进人民币国际本位币则相当于要靠中国制造的立体防卫网,而市场化的人民币与外汇市场的构建则是这一举措的开端,这是中国外汇改革无法逾越的攻坚阶段。

  历史学家托因比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利用某一种条件的机会,作为一种反映,它可能会相应地增加利用另一种条件的效率。他将此称为惩罚的激励,他强调:当社会经历一系列不断袭来的挑战时,文明就会发展起来。将国家的外汇储备由依赖行政机构运转到转型为依靠中国化的市场体系发展,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对中国外汇集权化管理的一种改革惩罚,我们应该将这种惩罚作为一种激励,一种民族内爆的文明力量,不但创造出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制度,而且应该顺势开创中国货币市场营运的强大体系并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

  (作者武建东为《中国改革》杂志学术顾问,E-mail:bebobe@163.com)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