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协这五年:调研“国计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05:18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剑丽 王露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是政协章程规定的政协的三项基本职能。

   时逢政协换届之年,过去五年,十届全国政协凝结了众多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成果,而这当中的许多,是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实现的。

   3月1日,在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新闻组向记者提供的若干材料中,就披露了十届全国政协期间,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部分调研成果及被政府采纳情况。

   其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直接促成“非公经济36条”的颁布;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从2003年起连续5年跟踪调研,提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战略建议;政协委员们还针对收入分配改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若干战略建议,促进了一系列制度的最终出台。

   调研经济——从宏观到微观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经济界已向大会提交的若干提案中,涉及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而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工商联、民建中央,也向大会提交了若干扶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提案。

   记者手中的政协调研成果介绍显示,2003年,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为组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题组分赴广东、辽宁等地,并于2004年初向中央报送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此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示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研究室,会同有关部门形成一个指导性文件。2004年10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邀请文件起草小组负责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对初稿进行讨论。2005年2月,“非公经济36条”正式颁布。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份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

   2006年11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南京共同主办了“促进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论坛”,追踪研究“非公36条”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过去的五年中,全国政协一直在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全国政协委员非常关注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大量调研。”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3月2日,新闻发言人吴建民向记者表示。

   据吴建民介绍,过去五年中,全国政协先后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建设性课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研。

   而在这所有参政议政的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关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问题的调研和建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经济委员会把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参政议政的战略课题,从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跟踪调研,提出了若干重大战略性建议。

   包括把天津滨海新区划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滨海新区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依托东疆保税港区建立“东北亚国际物流营运中心”;促成与新加坡的合作,建设全球最佳生态城市等等。

   在促进中部崛起方面。2005年政协常委视察团赴江西、湖北、河南三省进行视察,历时20天的调研后形成视察报告,报告认为,中部崛起需着重解决六个问题:努力提高中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按照“两带六圈”的生产力布局整合中部产业;支持中部地区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等等。这六点建议,被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意见所采纳。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农工党党派也起了重要作用。经委会陈清泰等经济学家参与了多次调研和规划方案编制,农工党中央还派员与农工党广西区委共同就北部湾开发开放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在各方面努力下,最终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微观方面,沃尔玛工会事件折射出的职工权益问题,也受到了全国政协的关注。2006年、2007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张国祥带队,围绕在华外资企业的劳资关系和工会组建问题,先后四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福州等外资企业比较集中、劳资争议比较突出的地区进行调研。

   2006年6月调研组把长期以来未在全球任何一家分店建立工会的沃尔玛作为重点调研对象,与其在华总部高层开展对话。同年7月,首家沃尔玛在华企业工会建立,随后,其所有在华分店工会相继成立。

   “沃尔玛最终同意成立工会是社会各界合力推动的结果。当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对最终排除其障碍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调研结论如此评价。

   调研民生——推行农村低保

   在“民生”相关问题上,政协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脚步。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界别委员,每年都会针对农民工、“三农”问题等提出若干提案。

   而一些宏观政策的推行,也和政协委员们的调研分不开。最近几年,国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各方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吁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

   早在2004年、2005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建伦带队,分别赴北京、浙江、贵州、甘肃等省市调研,向中央报送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提出要“保低、扩中、调节过高收入,重点推进机关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此后,收入分配相关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也明确了“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直到今天,这仍是我们一段时期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思路。”3月2日,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向本报记者介绍。

   在低保制度的推行上,政协也功不可没。2006年王建伦带队赴北京、河北、浙江等省市调研,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在我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查与建议》,认为尽快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但有实践的基础,也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建议整合农村已有的各项保障和救助资源,逐步落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尽快建立低标准、广覆盖的农村低保制度。

   此后,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决定,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政协集中了一批专家,有的在政府部门工作经历丰富,对我国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对本报记者表示。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