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积极财政+紧缩货币或能更好地解决经济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0:44 证券日报

   国泰君安表示,由日前公布的2007年宏观数据来看,整体经济减速趋势已确立,目前市场分歧是2008年经济增速会下降多少、下降速度会有多快,以及宏观调控政策会否松动、何时松动。

   一季度顺差和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幅度很可能超过预期。而随着欧洲经济走弱,欧元对美元也将停止升值甚至可能贬值,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将加速,中国对欧洲出口将大幅放缓,而欧洲是2007年中国顺差增量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外需的放缓,一季度顺差和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目前出口部门的负面影响尚未大幅殃及其它部门。但如果不调整汇率和出口政策不做调整,这一影响将在今年二至三季度扩散。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或更有效。考虑到目前的通胀,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或许能更好地解决经济难题:收缩银根控制需求,同时为生产者提供补贴或减税、建设政府项目刺激经济等。这也是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采取的政策。当时里根政府一面大幅度减税,一面提高利率收缩银根,美国经济在经历2-3年调整后恢复了健康。如果中国再次放松银根,不仅无法控制通胀,还很有可能走上日本的老路。日本政府当年的失误之处就在于升值使日本经济减速后同时使用了扩张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致了日本牛市的“下半场”,进而导致了日本经济“消失的十年”。中国应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未来数月CPI或继续走高

  “双防”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由于投资强劲和进口原材料价格会居高不下,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将继续走高。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94亿美元,增长22%,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总的来看,CPI出现新一轮上涨,尤其是,受货币资金面宽松、商业银行放贷动机较强,贸易顺差持续高位等因素的影响,持续存在的流动性问题令原本严峻的通胀形势雪上加霜,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近日也明确表示,虽然雪灾对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但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发生变化,以“双防”为重点的调控政策取向不会改变。从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多项经济数据仍然高位运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度灵活“放松”的愿望将难以实现。

  政府或认识新变化

  政策可能面临一定调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可能会进一步认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2008年宏观调控措施,在力度、方式、节奏等方面做一些调整,政策取向将更多反映国内外发生的新情况。“因为目前的很多问题,去年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都没有出现。现在面临这些新问题,相信中央政府一定在考虑这些因素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从而在政策上会作一定的调整。”

   招商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国内经济调控将在2008年下半年放缓,加上由于灾后重建工作需要信贷支持,所以,如果灾情进一步加重,为支持灾后重建工作,调控解冻的时间点可能提前。

   专家表示,在从紧货币政策指导下,一季度乃至全年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但考虑到目前国内经济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严厉的宏观调控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如果全球经济不断恶化给国内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预计政府采取的实质性紧缩政策将会有所松动或转变。

  通胀大敌来袭   

  出口亦受全球经济拖累

   一些专家预测,今年一季度CPI增长率将达到6%以上,只有瑞士银行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预测值低于6%,分别为4%和5.5%。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更预计,2007年一季度CPI增长率达到7.4%,全年CPI增长率达到6.3%。高善文分析认为,价格上涨压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劳动力成本增速,超过了非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表现为第三产业价格指数加速上升,从而推动整体价格水平上升。与此同时,食品类价格受到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也会出现大幅上涨。

   整体来看,2008年中国出口将更大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拖累。部分机构认为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将在15%以下,其中中国银行还认为贸易顺差增长率还可能为负。比较而言,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47.5%,要高于这些机构预期30多个百分点。一旦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表现为贸易顺差)增长水平表现差强人意,2008年中国GDP增长的水平无疑将受到拖累。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