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福利到商业:外资养老院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5:25 经济观察报

  白红义

  “老有所养”——让操劳一生的老人们能够在人生的末端颐养天年,是崇尚天伦之乐的中国社会理想之一。随着中国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提前进入到老年化社会,建立健全社会福利网络,发展养老院产业成为迫切之需。

  而目前的普遍现实是,养老院容量供不应求,养老院的档次建设也不能满足人们的品质需求。正当此时,面对中国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的老龄人口市场,除却国内以福利性质的养老院、政府和社会合办的敬老院以及民营养老院等三类养老机构外,外资也开始进入中国的养老院产业,并将目标瞄准了那些愿意支付高昂养老费用的老年群体。

  顶级养老院

  一句话要重复几次才能听清,一件事情需叮嘱几遍才能做好……当父母衰老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时,王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身为家中的独生女儿,王芸不得不开始思考双亲未来的照料问题。

  最简单也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王芸和她先生的工作都很忙碌,平日里难得有时间待在家中。即便是无力亲自照顾父母,王芸也不太愿意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去。在她对养老院的有限印象中,养老院的卫生、安全等条件还不足以为老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过,她也并非完全排斥养老院,“要去养老院,也得选择一家条件比较好的,最好是像星级酒店那样的。”

  在王芸所在的上海市,目前绝大多数的养老院都难以满足她的要求。2006年6月,她从媒体上得知,一家中外合资的顶级养老院将在上海落成,或许可以满足她的要求。

  按照计划,这一号称国内顶级的养老院——奥古新诺颐养中心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并投入运行。该项目由德国著名的奥古斯汀养老院与上海龙君置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总投资额预计达到9.4亿元人民币。他们宣称,“将通过高品质、多样化的服务为老年人在志趣相投的群体中提供自主、稳定和高水准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老人们的健康能得到绝对的保障。”

  既然号称国内顶级的养老院,其引人关注之处,首先就在于它的顶级标准。

  未来的奥古新诺颐养中心由德方设计,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规划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提供500套公寓及相应配套设施;二期工程预计提供750套公寓及相应配套设施。除了住房之外,颐养中心里还将设有健身房、图书馆、小型剧院等,以及大面积的园林绿化。

  这个项目受到关注的另一点则是它的外资背景。作为德国最大的社会服务企业,奥古斯汀是德国最知名的高品质老年颐养品牌。目前在全德拥有21家品牌养老院,近8000位老人居住其中。

  此前,龙君置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很多已经落户在上海,从学校教育到餐饮娱乐都有非常高端的服务,而在养老院方面仍是个空白。因此,奥古新诺作为“目前独一无二的外资高端养老院,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机会”。

  不过,王芸对奥古新诺的寄望或许要推迟了。近来,记者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办公室了解到,由于土地原因,这一项目目前还没有任何推进。王芸的父母身体都还不错,所以她可以继续等着。

  而住在普陀区的陈风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寻找养老院的过程。他的奶奶70多岁,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着实生活不便。陈风一开始看中了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因为它是公办的养老院,条件设施都不错。可是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没有床位,先要登记,至少等两年。”

  陈风一面替奶奶报了名,一面又去普陀区的其他养老院询问。条件好一些的都说没有床位,要么就是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对老人不好,而且价钱又贵。后来,别人给他介绍了嘉定区的一个别墅式老年公寓,还有不少床位。一幢4户人家,每人每月1200元左右,价钱还算合理。陈风把奶奶送了进去,隔一段时间去探望一下,老人在那儿也挺开心,他总算了了一桩心事。

  外资新目标

  陈风的经历不是个案。如今,中心城区的养老床位几乎都 “一床难求”,而郊区的养老院则由于交通不便、条件不佳、医疗资源不丰富等各种原因,还有不少空余的床位。

  早在1979年,上海就成为中国最早步入老龄社会的城市。根据上海市发布的上海老年人口信息,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368.08万人,其中60岁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总人口的20.1%,比上年增加9.25万人,增长3.5%。

  以上数字仅显示了上海户籍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上海市公布的《2005年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提供的信息显示: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数为1778万人。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进入老年期的门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推算出来的上 海 老 龄 化 比 率 应 为15.35%。

  与庞大的老年人口相比,目前上海的养老机构有505家,其中政府办287家,社会办218家。床位数共计59735张,其中2006年新增10206张。而2005年上海老年服务需求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以目前上海老年人口数推算,未来5年可能有3.16万至7.76万名上海老人希望入住养老机构。上海养老床位尽管每年以1万张的速度递增,仍将供不应求。

  上海的养老机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福利性质的养老院、政府和社会合办的敬老院以及民营养老院。政府开办的养老院适合一些经济不太宽裕、需要政府帮助的老人。在那里,通常三位老人共住一间房间,但是价格低廉。

  目前,上海的养老机构中以此类福利性质的养老院居多,高端养老院非常少。两年多前,上海有了第一家在别墅里的养老机构——工汇老年公寓,由两幢独立欧式别墅和两幢双联体欧式别墅组成。别墅内设有单人房、双人房和多人房等多种房型,房间内空调、电视机、应急呼叫系统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工汇老年公寓开业之时还引起了社会上的许多议论,不少人认为在别墅里开设养老院太过高档。但事实上,上海有着巨大的高端养老需求,是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如是认为。

  2006年6月,当奥古新诺上海颐养中心落户上海的消息传出时,上海市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孙鹏镖曾对媒体表示,有外资进入上海养老市场,并将富裕老人定为目标人群,“这样的尝试未尝不可,因为在上海,的确存在部分愿意支付高昂养老费用的老年群体。”

  外资进入中国的养老院产业,显然不是为了给中国的社会福利行业作贡献。外国投资者之所以看好这一产业,恰恰看中了中国数量庞大且增长迅速的老龄人口。

  据唐钧提供的数字,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人口总数的11%。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300多万,大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

  他认为,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个老人,还有一个独生子女),必将使老人的生活照料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因此,中国老人对社会化的服务需求应该偏高,不是子女不愿照顾老人,而是很有可能没有能力亲自照顾老人。尤其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上述问题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在政府和社会采取更多的积极举措为中低收入老人设立更多的养老床位之时,外资则将目光瞄准了高收入的老人群体。不仅仅是上海一地,广州、青岛、北京等城市都有外资介入养老院产业的新闻见诸报端。

  未来路还长

  据任远介绍,早在十年前,上海养老院的市场需求就已经非常庞大了。但从本质上来说,养老机构是个特殊行业,既有营利性,又有福利性,回报率低,投资回收周期长,但管理又比较复杂,难以吸引大的资本投入。

  “办养老院是一件蚀本的事情,各区往往把养老院当成一个包袱产业。”任远说。在他看来,外资的进入则为市场型的养老院提供了一个强烈的暗示,即养老院也是可以赚钱的。

  奥古新诺上海颐养中心的经营方也对该项目的业绩表示了相当的信心,但美妙前景是否能够如约而至依旧令人生疑。依据国际经验,西方国家的老人在养老院度过晚年的比例大约是5%左右。而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比例偏小,大约在3%上下。有媒体曾对该颐养中心针对的目标客户做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这家顶级的养老院表现出了一定的冷淡。

  在德国,奥古斯汀针对的消费群体是月收入1000欧元、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老人,但进入中国后,这一服务宗旨悄然发生了变化。奥古新诺上海颐养中心锁定的客户人群都是所谓的“高端”人士,如当地的富裕家庭、华侨、中国留学生的父母,以及跨国企业外籍主管人员的父母。顶级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所需的费用自然也不菲,老人入住时所交付的押金数额,大致等同该房间的产权价格。

  目前在上海的老龄人口中,20%为“高收入”(养老金在1500元/月以上),10%为低收入(月收入低于450元/月),而剩下的70%人群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

  奥古新诺上海颐养中心由于土地审批困难而暂告停滞,是否能在世博会前建成成了疑问。但在国内其他地方,一些外资养老院业已进入。

  2007年底,一家名为“夕阳红康乐中心”的外资养老院在江苏省江阴市落户,由美籍华人虞觉惠投资1000万美元建成。养老院占地109亩,可容纳1500位老人,定位中高档,尚未开张即有50%的床位被预订。

  康乐中心由老年公寓、托老部、文体活动中心、康复中心、生活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六大部分组成,构成了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娱乐、休闲、购物等综合配套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建筑体系。

  这个康乐中心号称把欧美最流行的社区养老模式引进到江阴这样一个富庶的江南小城。老人们住进来后,吃饭、疗养、康复、学习、娱乐、购物、休闲,一切问题全部解决。其模式与奥古新诺颇有些类似。

  对于这些外资养老院的前景,任远的态度相当乐观。他认为,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口步入老年,他们已经积累起资本,对高端养老服务产生了需求。而外资养老院能够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理应具有很强的盈利性。

  任远强调,外资养老院要“自觉地选择适应中国市场的营销和推广策略”,比如价格定位、客户群定位等方面。如何吸引习惯居家养老的中国人,仍将是外来的高端养老院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