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在今年能否挑大梁(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3:55 金融时报
记者:我国应对美国次贷危机,调整经济结构、适度提高消费率,有哪些有利条件? 吕江林: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对美国次贷危机,调整经济结构、适度提高消费率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处在又好又快地增长和发展轨道上。二是近年来“调整收入分配,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这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而刺激消费,提高消费率,奠定了广泛的思想舆论基础,扫清了思想障碍。 肖金成:事实上,中国居民消费的潜力是很大的。外资大量进入中国,其最初的动因是看中了中国这一日益扩大的大市场,生产要素便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很多人认为中国人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但十几年来,外资企业及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只利用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即利用要素便宜的条件为世界各国制造了便宜的商品,中国人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扩大却非常缓慢。我认为扩大内需要从启动居民消费需求入手,从依赖出口和投资为主向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使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同时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记者: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举措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吕江林: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分配的比重。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较明显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92年的19%上升到2005年的23.2%,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1992年的13.3%上升到2005年的18.3%;与此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持续下降,由1992年的67.7%下降到2005年的58.5%,下降了9.2个百分点。诚然,最终消费中也包括政府消费,政府可支配收入高了,政府消费率也会提高,但问题是政府往往热衷于投资,其消费率提高幅度低于可支配收入提高幅度,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例下降,必然导致总的消费率下降。所以,要提高消费率,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分配的比重。 肖金成: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我们需要制度上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公共服务还不到位。居民还有很多诸如失业、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这些年来公共产品特别是由垄断企业提供的资源性产品不断涨价,也大大压缩了人们的即期消费支出。因此,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消费,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 同时,要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提高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不彻底,我国的消费水平就难以提高,扩大内需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吕江林:我们还需要保持资本市场的相对稳定和健康、持续发展。要提高居民消费率,便需保持居民的消费信心,而居民若要有消费信心,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预期。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不仅包括工薪收入,还包括来自资本市场的利息、股息、红利和资本增值的收益,如果居民这一块收入带有普遍性,而且占比较大,则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持续发展对于维持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预期,维持居民的消费信心极为重要。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