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税收猛增税改两种声音 东中西部各算各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10:41 经济观察网

  席斯

  中国税收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拉开了政界和学界对于税改的分歧。

  很多学者建议加快税制改革,“在税收收入增幅快、规模大的情况下,应进行更多税制改革,弱化因税改造成的减收影响”。但是也有学者和官员主张,既然形势比较好,就没有必要进行大的结构性调整。

  2007年,中国税收收入 4.9万亿元,增幅31%。中国税收已经连续5年增幅超过 20%。

  大改与小改

  “我们不能被税收收入的高增长蒙蔽眼睛,看不到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半个月前,在中国社科院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7/2008)发布会上,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

  当时,2007年税收增长数据刚刚公布,2007年税收收入4.9万亿元,增速高出GDP增幅20个百分点。随着税收收入的逐渐充盈,税改是大改还是小改,结构调整还是稳定为主,这个过去一向意见一致的问题,如今却有了分歧。

  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孙钢说:“既然当前税收收入形势比较好,那么税改没有必要进行大的结构性调整,应以稳定为主”。

  中国现行税制于1994年确立,已经实践了 14年。“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都认定新一轮的税收制度改革必须尽快全面得到启动。”高培勇说,要实现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居民收入占 GDP比重的战略目标,最终的入手处就是要调整中国的现行税收制度。

  2004年,高培勇就宣称“当前是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最佳时机”,此后,他又一再警示“不要错过这一时机”。从2003年10月以来,中国已经启动了数项税制改革,包括出口退税制度;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车船税、农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耕地占用税。但高培勇说,这只是进行了小部分税改,真正的税改还没有开始。

  新一轮税改从1998年就已开始酝酿。1998年,安体富当时作为税务学会副会长,与8位权威教授完成了一份关于税改的报告,提交国务院。报告建议尽快将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并提出两法合并时机已到。

  但报告最后转交国务院法制办和当时的国家体改委继续研究,未被采纳。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金融、企业急需“减税”改革刺激经济。但因为国内税收收入不高,中央并不想减少收入,减弱调控能力。

  当时的一些提议,现在也仍在进行中。目前设计中的几大税改内容是,增值税转型向全国推广;个人所得税改革向综合与分类结合的形式改革;资源税从量改为从价计征;开征环境税、社保税;以房地产为主的财产税改革等等。

  孙钢说,理论界能列出一大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决策机构往往要考虑很多现实因素。他说,在收入形势如此好的情况下,现阶段税改不必要做大的结构调整,哪里有突出问题,就调整哪一块。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