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是世界粮价暴涨的重要稳定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8:40 每日经济新闻

BY  人民日报

    自2006年9月始,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飙涨。这是否真是所谓的“中国因素”造成?中国在世界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丁声俊研究员。

粮食储备远高于安全线

    记者:小麦玉米的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国外有人说“世界粮价飙涨是由于中国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的”。您是怎样看的?

    丁声俊:近年来全球市场跌宕,粮价飞涨,引起普遍关注。每当世界波动、粮价上涨,国外总有少数人散布 “中国粮食威胁论”。13年前有人渲染“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近来国际上又有人重弹 “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导致世界粮食价格暴涨”的老调。这是与中国粮食供求状况完全相悖的错误看法。

    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世界:中国不仅不是世界粮食价格暴涨的推涛者,而且是重要的稳定因素。从2004年到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依次达到:46946.9万吨、48402.2万 吨 、49749.9万 吨 和50150.0万吨。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增长。

    记者:请介绍一下中国目前粮食储备情况。

    丁声俊:与粮食连续增产相适应,国家粮食储备连续增加。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数量,占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35%,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

进口主要用于品种调节

    记者:中国粮食供求是否存在缺口?现在中国每年还进口一些粮食,这出于何种原因?

    丁声俊:目前中国粮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在粮食供求平衡中,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是主要内容,是居民食用的主粮。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谷物连续增产。从2004年到2006年,中国谷物总产量依次增长到40132.7万吨、41739.8万吨、43252.1万吨,预计2007年还将超过2006年谷物的总产量。这为保证居民口粮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谷物产需平衡有余,不存在缺口。

    不错,中国每年都进口一些粮食。如前面所说的,2006年,中国出口谷物645万吨,进口谷物360万吨。2007年1-11月,中国出口谷物915万吨,进口谷物145万吨,进口这些谷物的主要用途是进行品种调节,这在世界各国和粮食贸易中都是正常的。

自力更生解决粮食问题

    记者:中国目前粮食总产量已达到50150万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粮食已经“过关”,不存在压力?

    丁声俊:你提的这个问题具有前瞻性,很需要关注。应该从两方面作出客观回答。一方面如前述,目前中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市场行情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从中长期看,中国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这是由中国人口众多和资源约束的基本条件决定的。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