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月CPI或达7.1% 成本推动通胀压力趋大(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0: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报告说,除了世界农产品高位运行的影响,能源、原材料、土地、环保等要素成本也将成为未来推动整体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2008年消费需求拉动物价上涨的动力将明显大于去年。

  “从紧”政策不变 关键稳定通胀预期

  年初的这场大范围雪灾,使得中国经济在外忧内灾之下的未来经济形势以及宏观调控横添不少变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1月29日的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上表示,“要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月14、15日分别公布的货币信贷和进出口数据,使得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后政策“不会有太大松动”。

  在15日的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也指出,中央在年初确定的宏观调控取向是不会变的,即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成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变成全面物价上涨。

  “从紧货币政策不能变,”祝宝良也向记者坚定表示,“关键是要稳定老百姓的通胀预期,这个更重要。”

  数据显示,1月M2增速为18.94%,比去年12月反弹回升了2.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新增8036亿元,贷款余额增速为16.74%,比去年12月上升0.64个百分点。

  “数据反弹并不意味着从紧货币政策失效,”哈继铭认为,“因为由于春节移位因素,1月出现现金需求高峰推高了M2增速”。

  哈继续解释,将去年12月与1月的指标结合起来看,M2平均增速为17.83%,贷款平均增速为16.42%,均低于从紧政策制定之前的数据。因此他预计,接下来的货币信贷增速将回归正常。

  据15日海关统计显示,1月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是2007年5月以来月度贸易顺差首次低于200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26.7%,进口增长27.6%,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

  鉴于进出口依然强劲,高盛中国经济学家梁红认为,从紧政策不会有所松动。

  如何从紧体现宏调的灵活性?孙明春提出防止投资反弹,要谨慎“从紧”。

  孙对记者表示,“如果为一时的经济增速问题而放松从紧,无疑是饮鸩止渴”,因为雪灾是暂时的,而更大的担心是政府换届年的投资冲动和反弹,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的产能过剩问题。

  许保罗也认为,随着美国乃至欧洲经济的放缓,中国的政策调整应该更慎重。

  “利息政策要稳健和谨慎,”孙明春分析说,“而财政政策应该多做一些,比如对种粮的补贴,对低收入者的补贴等。”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