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时代:资本力量的跑马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17:41 《新财经》
文/本刊记者 王 博 2007年是中国经济的并购年。巨大的并购交易额、一系列与并购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的颁布、实施,显示出并购在中国的强大市场,同时,也预示着资本力量将成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纵观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2007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榜单,有一点十分值得关注,上榜事件无一例外是跨国并购,也就是所谓的中外联姻。其中,三起是来自外国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收购,其他七起,则是中国企业海外亮剑的经典之作。 从这些并购事件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企业正在扬帆远航、不断谋求全球化发展的前进步伐。在这些中国企业的重大海外收购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华丽身影:庞玉良、徐乐江、董文标、楼继伟、梁锦松……他们在中国企业的全球战略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风格迥异的并购力作,预示着中国未来将有五大力量主导大国经济的崛起。 走进 国际视野的民间并购力量 2007年7月,庞玉良的林德公司以10亿元人民币购买了德国帕希姆机场100%的股权、设备及附属经济合作区土地的永久拥有权。中国人收购国外机场永久经营权,这在中国航空史上尚属首次。庞玉良也成为收购外国机场的第一位中国人。有媒体说,此次收购的成功,系因德方看好中国广阔的物流市场,愿通过与中国公司合作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有媒体说,林德集团是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理念、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经营业绩,最终胜出的。中原之地常出商界奇才。庞玉良平素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却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中国民营资本介入国际市场的典型案例,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国的民间资本如何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到介入机会,在资本并购之前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如何把握并购后的资本运作…… 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任何事情只要是攀上涉外的“姻亲”,就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林德也不例外。其实,在开拓海外市场之前,林德就已经拥有很多海外合作伙伴,比如阿联酋航空、英国MK航空等。2005年以后,身为林德董事长的庞玉良由北京“转战”非洲,并长驻尼日利亚,开拓非洲的货运市场。林德另一位重要干将、身为公司大股东之一的王国冬,则负责开拓位于中东的迪拜市场。这些都是林德在国际市场上一显身手的前期准备。 有过外企工作经历的庞玉良没有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开拓海外市场,而是选择了加入全球物流网络L.I.N.K.(“全球物流网络”的英文缩写,它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联盟成员)。林德努力成为了L.I.N.K.在中国的联盟成员。在这个网络系统内,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每一个国家只吸收一个成员,并号称在全球范围内,所有的联盟成员都为客户提供品质相同的、标准化物流服务。 2005年,庞玉良在北京为L.I.N.K.组织召开了它的第12届年会,并邀请媒体出席。有趣的是,林德公司的英文名注册为linkglobal,与L.I.N.K.联盟的英文名颇有几分相似,而且林德公司的网站名与L.I.N.K.联盟网站域名仅仅只是“com”与“net”的不同。 德国帕希姆机场所在地是一个只有2万常住居民的小城镇,但是,林德成功收购德国帕希姆机场,对当地居民来说却是一件大事——这将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为当地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后盾,使德国人更加的欢欣鼓舞。这意味着,更多的中国企业将陆续登陆德国,当然,对林德来说,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在进行一系列评估之后,庞玉良奔走于非洲和欧洲的资本圈中,因为他深知,在林德成功并购德国帕希姆机场后,将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向林德走来。 林德的这种海外并购行为,并不是第一起中国民营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案例,但它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究其原因,在于林德在国内,甚至在业内都一直默默无闻,可它却突然做出了这样大的动作,不得不让人遐想翩翩。 林德是否能在德国取得成功还是个未知数,但它起码给中国的民营资本提供了一条发展路径。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抛头露面,但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对手的激烈竞争。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就得寻求新的发展思路。中国的民营企业此时所面对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实力参与国际并购,而是在于并购后如何尽快完成与国际接轨。 规模化 刺激下的产业并购力量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2007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而大型企业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中,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并购热情。在十大并购事件榜单上,来自国资委管理下的大型钢铁企业就独占两席。我国钢铁业长期以来具有良好的业绩,几大钢铁集团的实力都十分雄厚,谁能从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领导层的市场策略及部署。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带领宝钢并购八一钢铁后,无论是企业所覆盖的地域范围,还是企业自身的整体规模,都足以在钢铁行业中傲视群雄。这起跨地域并购所创立的“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成为国内钢铁业并购的标杆。 2005年7月,中国公布了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减少钢铁生产企业数量,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无疑给宝钢、武钢、鞍钢这样的优势企业实施战略并购提供了一把“上方宝剑”。目前,这三大钢铁集团,都有望成为未来那两个3000万吨级的钢铁企业之一。其中,宝钢的势头最为强劲:钢铁产量和市场份额都在国内稳居第一,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钢铁集团。但是,宝钢集团没有满足于这些,仍在追求规模的扩大。宝钢集团规划在2012年达到5000万吨的年产量,这其中的2000万吨要通过并购来实现。所以,进行产业并购,就成为了宝钢集团扩大规模的最有效方法。 宝钢并购的标杆效应将推动全行业并购重组的步伐。我国钢铁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偏低,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已明确将提高行业集中度作为目标:到2010年,排名前10位的企业集中度达到50%,2020年达到70%,而目前的集中度与2010年的要求还差15个百分点。国内钢铁巨头并购大幕已经拉开。 从国际经验看,世界“钢铁大王”米塔尔收购阿赛乐,标志着国际钢铁业并购已由“强吃弱”的模式,走向强强联合模式:米塔尔的资本加上阿赛乐的技术,造就了全球钢铁业的“巨无霸”,合并后1亿吨的产量,打破了人们对钢铁规模上限的概念认识。而国际上的并购手段、企业管理和整合能力都值得国内借鉴。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也曾公开表示:“外资已加快进入中国市场,意欲重新划分钢铁企业的格局,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加速联合重组。” 宝钢集团的并购足以证明,在中国,不管作为何种经济成分存在,都必须面临市场的竞争,是迎头赶上,还是畏首畏尾?宝钢的并购经验,也给中国其他行业的并购提供了值得研究的蓝本。 谋求多赢的金融并购力量 纵观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无疑是个高频词汇。企业和制度创新的本质,是企业管理者和制度制定者思维的创新。每一条道路的探索,都需要开拓者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撑。改革者永远是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弄潮儿,勇气固然重要,但莽夫从来就与成功无缘。只有仔细观察掌握潮起潮落的规律,借助潮汐之势方能独善其身。 在中国金融界,我们不得不提“2007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之一的董文标。 中国民生银行是一家以民营资本为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运作机制上更加灵活。但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更希望,民生银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创新产品,而不是制度优势。 在民生银行内部,董文标提出了“在控制住风险的前提下超常规发展”的口号。2000年11月,民生银行走进中国资本市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董文标近两年来带领民生银行高调发展,在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民生银行锐意创新,注重责任,独树一帜。2006年,民生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完成了业务转型和内部管理体制的再造,建立了全新的、面向市场的商业发展模式。 风险控制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银行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所以,风险控制自然是重中之重。近几年,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实现了历史性好转,不良贷款持续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有效地控制在个位数,与国际水平已经越来越接近了。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中国的金融业才有资格去进行资本运作。 2006年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一年。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是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外资银行的进入,肯定会在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方面,对中资银行形成压力。我们是坐以待毙,还是重拳出击呢? 通过体制改造,这些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状况确实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监管当局的调控手法也更市场化了,商业银行的监管环境相对透明宽松了。在这样的大前提条件下,作为国内最具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商业银行之一,民生银行以近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的股份,通过纯粹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开创了国内商业银行通过投资方式入股美国银行业的先河。 对于民生银行来说,压力就是动力。董文标说,现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可以说是从人才到流程、从产品到服务“多点开花”。仅去年,我国商业银行就开发了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多币种、多期限个人理财产品,以及投资于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的境外代客理财产品,推出了外汇远期、互换、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的自营和代客业务,推广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开展了资产证券化试点,设立了银行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等等。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深层次开放,中国金融业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银行之间不仅是竞争对手,更多的是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开拓市场,达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而引进外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将成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学习中 进步的政府并购力量 中国外汇储备的巨大吨位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庞大的资本能力迅猛地挤压到主权财富基金这个所谓空白领域上。可怜区区2000亿美元资本的中国投资公司出师未捷,一上场就遭到美国次级贷危机和舆论的双重打压,不得不韬光养晦了。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