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学者认为中国应警惕冲击性事件影响经济增长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0日 16:5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日电(记者 王永志)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在京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警惕国内外冲击性事件在今年连成序列,谨防政策性行为的不期效应在方向上与冲击性事件一致,进而影响今年经济增长保百分之十的目标。

  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近五年来在一成以上,固定投资多数事件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将其放在建国以后的经济增长程中观察,发现最近五年来恰好是经济运行相对稳定的时期。百分之七至九的增长速度,仅仅是货币、物价等的合适区间,不是就业的合适区间。而百分之十以上的增长是近期就业的必须。就此而言,曹和平认为,对中国经济来说,就业问题对于经济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

  曹和平说,近一个时期以来,一系列国内外冲击性经济事件——多区域大雪灾害性天气造成交通问题进而引发煤炭与能源紧张、去年上半年始发的温和性通货膨胀、连续三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国际能源与原材料涨价、美国次贷危机极其诱发的全球经济转缓及可能衰退——对中国增长造成连贯的负面影响已经显山露水,几近成为特征性的观察事实。

  他指出,世界经济近二十年来发展历程表明,负向性冲击事件五年左右以冲击波次的形式打击民族国家经济的秘密在于,每一次的冲击事件在来临时,并不是挟风携电式的全方位而来,两两之间在原因上似乎是孤立的。但是,当这种冲击性事件在后果上指向经济过程时,有可能累积成一个足以改变增长方向的可观影响因子。近年来,中国外贸开放度为百分之六十四左右,外部冲击性事件有可能与内部冲击性事件合力。

  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持续高速成长近三十年,将发展经济学家依“库兹涅茨-贝纳周期”为据推断亚洲经济增长以二十三年为最的论断大限后推了七年。曹和平认为,如果没有颠覆性的冲击事件出现,在此基础上再运行五年,中国将结束周期为三十四年的“司马迁-艾略特周期”,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中长期增长。因此,他期望,防范冲击性事件影响二00八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并迫使中国经济增长离开中长期增长惯性,应当未雨绸缪,迅即提到决策议事日程,以切实保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