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行次贷拨备悬疑(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0:58 中国经济周刊

  两度公告口径有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有关中国银行业卷入多深、损失多大的疑问就一直没有停歇。对于外界的质疑,中行发言人曾在去年8月2日宣称,该行的确持有“少量”美国次级按揭相关投资,并已在上半年度作相应拨备,但拨备金额只是“微不足道,不会影响公司利润”。

  相形之下,中行1月22日晚间公告的措辞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原本的“微不足道,不会影响公司利润”转变为需要“考虑次贷债券的损失”。虽然中行仍乐观地认为,2007 年利润较上年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次贷损失不足以导致亏损,但对于外界十分关心的增长幅度,中行一直未透露。

  除了“外交辞令”的“预盈”公告之外,中行随后又发布了签订中银航空租赁协议、与紫金矿业百亿战略合作等利好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月25日,中行发布消息称,近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先后发布公告,维持中行的评级不变,且所有评级的展望均为“稳定”。

  如何看待评级机构评级

  汇信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叶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发现,在美国次贷危机初期,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对损失均比较乐观,一些金融机构自我认定损失保守,因而采取的拨备率比较低,资产计提损失也不大。但伴随着次贷危机加深,原来美好的预期破灭了。”

  他建议看待评级机构的评级,投资者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三大评级机构此前也给过花旗银行、美林证券、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等金融机构较好的评级,但事实证明,这些世界级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

  其二,中行在引用三大评级机构公告的同时,对一些分析员的看法进行了“过滤”。比如没有引用穆迪评价的后半部分,即中行次贷投资在经过穆迪内部颇具公信力的压力测试后,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苍宇(Laurie Cang)表示:“事实上,我们预期中国银行的全年按市值减值潜在损失会达到近20亿美元,其中3亿美元似乎已经在第三季度作出了拨备。”此外,惠誉认为中行次贷资产损失可能高达30%~50%的观点也被“过滤”掉了。

  不过,也有报道指出,不能将中行的情况与美林、花旗相提并论,因为中行并未如后两者般,持有大量高风险的CDO,或染指“结构投资工具公司”(SIV)。而且,截至去年底止,中行已沽清所有CDO,也已减持ABS。所以,中行无须且会计准则亦不允许,为其所持美国次贷资产全数撇帐。

  次贷拨备猜猜猜

  现在,关于中行次贷拨备及损失的猜测已经是众说纷纭。

  《第一财经日报》引述消息称,中行去年第四季计提的减值拨备约人民币20亿元。但法国里昂证券认为,中行次贷拨备率若提高至40%,则意味着需再拨备人民币100亿元。标准普尔则估计,中行将于首三季拨备的基础上,再额外拨备少于34亿美元,这相当于200多亿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中行持有的ABS、CDO评级及其所占比例在2007年中报中有所体现,但三季度报中却并未涉及相关评级。而据业内人士介绍,伴随这些次贷债券不断到期,它们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已经无法兑现,因而应该有所调整。

  据其介绍,中行去年8月发布“乐观”公告的基础是,中报(截至2007年6月底)中次贷资产获AAA级评级的较多,约占ABS的75%强。但由于次贷危机加剧,原有的评价标准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改变。特别是2007年四季度,包括花旗在内的欧美金融机构纷纷提高拨备或预告损失,但中行却未公开任何实际损失情况。

  “由于目前中行次贷债券价值核算比较复杂,一些未到期的债券可能价值已经不大,但银行方面不愿意立刻计入损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并未对次贷债券大幅度提高拨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银行系统内部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对此,国外评级机构做出了他们的判断。穆迪认为,中行将在次贷危机中损失20亿美元。他们的压力测试评估结果显示,中行的ABS持有量(74.51亿美元)的估计潜在损失平均为25%,而其CDO持有量(4.96亿美元)的估计潜在损失则平均为40%,总计损失逾20亿美元。惠誉则认为,损失可能高达次贷资产余额79.47亿美元的30%~50%,即23.8亿39.7亿美元。

  穆迪还认为,假如发生以下情况,中行的次贷相关投资将可能遭受进一步损失:中行获得AAA评级的ABS和CDO投资的比例并不如假设的那么大,或是并非像假设的平均分布为ABS和CDO这两种资产组合;或者美国市场状况在2008年严重恶化。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