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冷酷“严冬”与中国房企的生死考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04:32 经济观察报

  杨红旭

  这个冬天,特别冷。长江中下游地区雪灾肆虐,50年一遇的天灾不仅搅乱了千千万万个城市与乡村的生活,也让千千万万个怀揣过年热望的异乡人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里无奈与沮丧。股票市场连连大幅下挫,不仅考验牛熊分割线,更让亿万股民烦燥不堪。房地产市场经历夏天的高烧之后,不期然撞上冷风瑟瑟,开发企业陷入空前的迷茫与感伤。

  南方暴雪、股市暴跌、楼市遇冷,这三重“千岁寒”在同一时间光临,冥冥中似有约定。有时候,天灾却由人酿。两年前,好莱坞电影《后天》已预演了全球气候反常的极端表现,而气温变暖主要源于人类的自私与无知。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股市动荡,又岂能与美国金融机构在房贷衍生品制造中的疯狂与贪婪无关?中国楼市的此番调整,在一程度上,是对惟利是图的企业与无知者无畏的全行业的惩戒。

  房地产开发企业,又将如何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与诸多利空面前,演绎一场生笑死悲、弱肉强食的大戏?房地产开发业确也不缺一呼百应的巨星,以王石、任志强、潘石屹、冯仑等“四大天王”为代表的地产领袖风云际会;这个行业也从不缺低调潜行的地产大鳄,富力、碧桂园、合生珠江、中海、绿地等哪个不是实力派;但为数众多的中小开发企业,却远远地隐于角落,表情扭曲,向隅低泣。

  似乎需要拉开一些时空距离,才能窥测这一特殊企业群体的发展轨迹。在漫漫计划经济时代,房地产业并无产业地位可言,也并不需要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住房的商品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明确,房地产业开始萌动,上世纪80年代,开发企业才真正出现在国民经济的视野之中。

  随着1990年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确立,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土地批租量和开发量大幅度增长,各类开发区纷纷设立,开发企业数量增多,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地产企业渐次进入,同时也导致了1992年、1993年的投资热潮。繁荣过度,便是泡沫,宏观调控之下,海南、北海等地开发企业顿时哀鸿遍野。如潘石屹和冯仑那般幸运逃过一劫的屈指可数。据说,在海南掘得第一桶金后,二人决定转战北京,老潘考察北京市场后马上发电报:“钱多,人傻,速来。”由此可见当时中国楼市“情窦初开”,混乱异常,开发商像“小贩”一样做生意。

  此后几年,房地产业步入降温、衰退期,后又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雪上加霜,不仅内地房企九死一生,连和记黄埔、新鸿基、太古等香港实力地产商也脱了一层皮。眼下的全国公寓第一贵——汤臣一品,以及全国第一高——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都是外资在1994年左右拿的地,之后久久未能开工,开工后又时建时停。直到1998年,住房体制全改革全面铺开,住宅产业被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以住宅为主导的房地产热开始升温、繁荣。由于发展偏热,从2003年至今,房地产业持续进行宏观调控。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开发企业的数量从1997年的21286家,持续增加到2004年的59242家,2005年“国八条”的严厉调控,使2952家企业消失。2006和2007两年虽未有准确统计数据,但肯定继续减少。从结构上分析,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持续减少,内资非国有和非集体企业(多属民营企业)约占80%,处于主导地位,反映了房地产企业进入门槛很低,市场化程度相当高。

  整体而言,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偏低。虽然龙头企业万科宣称以2007年销售量衡量,万科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住宅开发企业,但其市场占有率也才超过1%,不仅与香港前10名地产商80%的占有率相去甚远,而且与美国地产龙头普尔特约5%的占有率亦有较大差距。从长远趋势考量,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还将持续下去,大量中小企业退出行业势所必然。按冯仑的观点:在未来3-5年里,大概有3000-5000家公司可以活下去。笔者认为,这个淘汰速度未免也太快了点。

  过去的2007年,全国房价加速上扬,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增长7.6%,比2006年增加2.1个百分点,尤其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较大,出现捂盘惜售现象。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数据表明,2007年上半年房地产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0.83亿元,同比增长55.09%,销售毛利率达到38.61%,净利润同比增长67.22%。但这种繁荣明显带有泡沫成分,第四季度楼市便显露调整迹象,尤其热点城市成交量快速萎缩,价格亦有所下跌。于是,连王石都抛出“拐点论”,万科几个城市的楼盘开始“抢跌”。

  市场是非常敏感的,首先反映在二手房中介业,中天置业老板携款潜逃及创辉租售“全国第一”的美梦破灭即是明证。中小开发企业卖地卖家的案例明显增多,全国成交规模最大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生意火爆,房地产企业尤其活跃,近期甚至连财力雄厚的上海绿地集团也将所持有的1000万股东方证券挂牌转让。城市化进程和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将使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看好,但就中短期而言,市场发展步伐趋缓稳、甚至部分城市有所下调,将难以避免。未来一段时间,开发企业将面临两大困境,能否应对和化解之,系及企业的生与死。

  首先是融资难。目前房地产业产融结合趋势加快,融资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已明显超过拿地,这表征着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正由“香港模式”向“美国模式”转型。融资难已成企业心头之患。一是银行信贷持续紧缩,2008年 “收紧的货币政策”更使企业贷款可能性降低;二是资本市场紧缩,企业IPO和再融资受限,2007年碧桂园、SOHO中国IPO募集过百亿的神话不再,近期诸多地产股价跳水一半更让上市公司胆战心惊;三是房地产市场下调,销售回笼资金变慢,资金压力重重。

  其次是拿地难。招拍挂制度的实施和持续完善,迫使开发商的拿地成本提高,而且以后必须是付完土地出让金才能拿到土地使用许可证;另外,清理闲置土地的整肃之风越刮越猛,开发商已很难通过囤地获取收益,况且清算土地增值税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几乎所有地产商头上。在这一情况下,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多数只能选择退出,而大型企业亦很难低价拿地。“全国地主”碧桂园已成千夫所指,涉嫌“零地价拿地”更让其极为被动。

  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正面临着一场“暴风雪”,一大批企业将被冻伤或致僵死,而部分熬过去的企业将成为真正的优质企业。他们取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万科专注于住宅产业化之路,比如世茂铆牢持有型物业的发展方向,比如新近在纽交所上市的鑫苑中国 “不存地、不存房、零库存”的全新开发模式。

  (作者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