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世行报告认为中国应加强公共财政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06:20 中华工商时报

  经济快速增长自然资源压力加大收入和基本服务机会失衡加剧

  世界银行最近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需要改革政府财政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在最新出版的新书———《中国的公共财政:推动改革增长,构建和谐社会》中,世行指出,中国过去10年保持了9%左右的年增长率,使得贫困人口的比例从60%降低到目前的10%以下。但是,快速增长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和基本服务机会的不平等,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谋求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把重点从一味追求增长速度转变到更加平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世行认为,这就要求加强公共财政。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预算从政府预算中分离,提供社会物品的责任从企业和其他单位转移到政府,标志着一个深刻却不总是顺利的转变。例如,公共卫生支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对农村居民和出外务工人员有限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意味着在过去25年中国的卫生和社会服务仅取得了适度的改善。

  世行认为,要应对这些挑战,再加上随着人口老化在养老金支付中预期出现的峰值,都需要有更多的财政收入。在中国,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和司法大体上都是分散化管理的,因此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转移支付至关重要。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就需要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资源,同时保持地方政府对社区的问责。

  在公共服务方面,世行呼吁,政府的角色从控制者和惟一提供者向设计师、协调人和质量保证人转变。中国要扩大和改善教育、培训和再培训体系,将需要占GDP 6%-9%左右的投入,这就超出了政府财政的范畴。而要填补这个资金缺口,就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利用多条途径来发掘财政资源。

  该书指出,另一项重大挑战是通过分阶段的改革,彻底整顿不适当的医疗体制,最终实行全民性基本医疗体制。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如城乡差距、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之间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初期增长阶段相类似。布吉尼翁讨论了北欧国家可能提供的经验,探讨了适合中国广泛情形的创新型政策。

  事实上,有一些扶贫政策措施已经正在实施当中,比如低保或者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计划。世行认为,这一计划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由此可以建立一个保留市场激励机制的全面社会保险体系。此外,保障机会平等,包括教育、医疗、信贷和关于公共物品的决策机会平等,被认为对于帮助人民充分实现其经济潜力是十分重要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