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务部欲在上海建采购保税仓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22:01 华夏时报

  联合国在华直接采购份额不足1%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作为出口大国,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采购供应商中的地位令人大跌眼镜。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联合国在华直接采购金额为8869万美元,而当年联合国的货物和服务采购总额达到94亿美元,中国的份额不到1%,落后阿富汗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身为出口大国,仅占有如此小的份额。联合国采购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平台,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重视。为了给中国企业补上这一课,今年1月24日,商务部、外交部、卫生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在上海召开“推动联合国在华直接采购研讨会”。

  据商务部消息,为了推进联合国在华直接采购,商务部正与联合国相关机构探讨在上海建立采购保税仓库。仓库确定设立在五角世贸商城,用于采购大量文具用品、儿童用品、救难物资用品等,这是目前除迪拜之外,联合国在亚洲的第二个采购保税仓库。

  出口“寄人篱下”

  在宁波一家文具工厂内,几十名工人们正在为联合国采购加班加点忙活着。该厂厂长刘长齐告诉记者,这几年工厂经常都会加工一批产品专供联合国采购,但是这些产品不是直接供应给联合国,而是先出口到其他国家,然后再转到联合国。

  与该工厂一样,中国大部分供应到联合国内的产品,大都先借道第三方国家。为此,中国企业的利润也被大大地削减了。国外采购商分享了“中国制造”带来的利润,而中国企业只收取少量的加工费,也没有成为联合国的直接供应商而获得稳定的订单。

  根据《2006年联合国采购年度报告》的不完全统计,联合国采购商品中,有近四成贴着中国造的商标。

  商务部国际司处长李强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7年在全球采购了约5000万美元文具,其中有3000多万美元是“中国制造”,但都不是从中国直接采购。丹麦向联合国的供货中,20%是“中国制造”。

  “有20%-30%的利润到了中间商这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董洪在采访中遗憾地表示。

  据了解,联合国采购是联合国一项重要业务活动,其采购的商品和服务主要用于紧急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并用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联合国各机构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大量采购货物和服务,为各国货物和服务供应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对接有困难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为什么大部分企业徘徊在联合国采购门外?

  “这并不是说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不行,而是信息不对称。”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松璞在会议期间表示。

  应该说,近年来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吸引了全球经济的浓厚兴趣,但在联合国给出的这块“大蛋糕”中,中国企业所占的份额却一直徘徊在1%左右。最主要的原因是联合国采购机构对中国的企业和产品以及服务不了解,中国的很多企业对联合国采购的规章制度和程序也不了解。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