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价上涨并非世界最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22:15  CCTV经济半小时

  2007年全年的中国经济到底会亮出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单?这个迷底,今天揭晓。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7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最重要的三个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

  2007中国经济的这些数字,不少老百姓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这个词相信以前大家都还很陌生,但经过了2007年的物价上涨,很多人不仅知道了CPI,而且开始关心起CPI来了。

  “2008年价格上涨还存在着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胀的风险”

  记者:“李司长你好,现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说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你不能跑不过CPI,我不知道你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当时心里是什么感受?”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我首先想到就是刘翔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同时中国的价格并不是世界最快的,至少是去年,去年实际上俄罗斯、印度的价格涨幅都比中国要快得多,大概俄罗斯可能在7%以上。”

  记者:“那现在去年这个CPI终于亮相了,对于这样位于一个高位的数字你怎么看的?”

  李晓超:“如果从全年看,去年价格价格确实上涨有点较快或者是说较大,实际上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从2006年四季度开始,肉禽蛋油等食品的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而到了2007年年末,牛奶、饮料、酒类等商品的价格也开始大幅攀升,从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4.8%,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上涨了12.3%,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力军,在涉及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中,五大类都出现了上涨。

  我们看到2007年1月份的时候,CPI同比还只增长了2.2%,到了11月份就高达6.9%,CPI出现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个数字几乎每个月都在考验我们的心理底线,在CPI不断高攀的背后,物价会不会由结构性上涨演变成全面上涨?听听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的见解。

  记者:“尤其到年尾的时候我们看到,你看像牛奶、饮料、酒类这样一些商品的价格也开始涨了,就不像前几个月主要是肉禽蛋油,所以很多人就担心,现在这个物价是不是从结构性的上涨会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

  李晓超:“这些上涨实际上有很多因素,第一个我想主要还是因为粮食,因为它是一个其他产品,都用的比较多的,你比如说牛奶,还有你刚才提到的酒类,它实际上都是以粮食为原料进行生产,这就形成了一种成本推动,这个价格的上涨,当然还有生猪这些因素可能都给物价上涨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存在着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胀的这个风险,这是你提到的,我觉得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记者:“你看07年肉类涨幅是最大的,那08年它这个上涨的势头是不是还会延续?”

  李晓超:“从目前来看,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记者:“还会创新高吗?”

  李晓超:“现在可能还不能简单地做出一个很明确的一个判断,这个取决于生猪的生产供应是不是能够跟进的问题。”

  记者:“那能够跟进吗?”

  李晓超:“现在从目前来看,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个积极的变化,据这个统计,我们现在生猪存栏和子猪的存栏都在增加,预计生猪供应可能会偏紧的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记者:“你刚才说了,在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是挺大的,那你能不能对2008年的CPI做个预测。”

  李晓超:“2008年价格实际上上涨还是存在一个很大的一定的压力,存在着一些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胀的风险,这是存在的。”

  说到2007年的价格,当中还有一个大家很关注的,就是房价,从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字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了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但在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后,各地房价在07年年底已经普遍出现下跌,交易量快速萎缩,房地产市场的拐点真的来到了吗?

  记者:“其实说到房价,我们看到去年其实房价是备受关注,一个很大的争论的焦点就是房价是不是到了拐点,我不知道从统计数据来看,有没有房价出现拐点的迹象?”

  李晓超:“针对这个房价上涨比较快,中央实际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苗头,比如说经济适用房价格,就比去年要涨幅要低,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苗头;第二还有一些新建的商品房价格,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出现了小幅的回落,这也是一个好的兆头,我想可能房地产住房销售价格积极的苗头还是显现了一些,当然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消费很旺的势头2008年可能还会继续”

  回顾了2007年的CPI,在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07年宏观经济数据中,除了CPI,大家最关心的还有我们的GDP,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加快了0.3个百分点。

  我国的GDP已经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这么高的增长速度,会不会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迹象?

  记者:“那对于这个11.4%这样的增长幅度,其实也有些人开始担心了,觉得这个是不是表现出经济过热了?”

  李晓超:“实际上现在从目前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出来已经出现了过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经济连续五年保持在10%以上这样的速度,某些方面可能崩得太紧,包括我们的物资方面,一些领域感觉到有点偏紧,最近一些地区可能又出现电力紧张这些状况,这实际上就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有点偏快,存在着这个转化为过热的风险,或者是叫危险。”

  记者:“过热最主要的担心在哪些地方?”

  李晓超:“过热最担心的实际上就是投资,特别是去年后几个月,我们新开工项目又增长非常快,可能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反弹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过去,我们都说拉动GDP增长,有三驾马车,跑的最快、出力最大的往往是对外贸易和投资,而消费一直在三驾马车中,落在最后,那么,这种一头快一头慢的情况,在2007年有没有改变?

  过去的一些年,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主力军,由于出口退税、贸易摩擦等原因,2007年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去年出口增速回落了1.5个百分点。

  与出口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我国居民消费大幅度提高,同比增长16.8%。

  统计显示,在2007年11.4%的经济增长中,有2.7个百分点是由出口贡献的,4.3个百分点是由投资贡献的,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

  每一个经济数字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改变着其它的经济数字,就像我们看到的GDP,虽然每年这个数字都在增长,但当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一直在困扰着中国经济,然而,从2007年中国经济数据上看,三驾马车的排名终于有了变化,这种变化传递出了什么样的信号呢?再来听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的看法。

  李晓超:“去年07年和06年比,就是消费由过去的第二贡献现在调到第一位了,从表面上看就是消费增长快,消费旺盛的结果,但是要进一步分析看,实际上是中央采取了一些关于扩大消费内需这样一个政策的一个结果,增加了居民的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去年我们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覆盖范围很大,涉及到7.3亿农民,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救助这些制度我们也在逐渐地在完善,这样都会带动消费的增长。”

  记者:“消费很旺的这种势头2008年是不是还会继续?”

  李晓超:“我估计可能现在从目前来看,以上这些因素来看估计可能还会继续。”

  相关专题:

  2007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相关报道:

  统计局:去年GDP增11.4% CPI涨4.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10%

    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7.6%

    谢伏瞻详解CPI上涨原因

    谢伏瞻:07年经济增长偏快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谢伏瞻: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上涨主因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