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价格管制再度降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8:06 《财经》杂志

  《财经》记者 王长勇 张环宇

  从能源、公用事业扩展到食品部门,十余年来未见的临时性价格管制再度降临

  在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数月高企之下,中国政府对短期内物价回落的期待已经趋淡。国家发改委1月15日宣布,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要求圈定的生产企业无论其涨价多少,在调价前必须申报;对流通企业则要求调价备案,即一次提价超过4%,10天连续提价超过6%、30天超过10%要备案,低于这个幅度的可以不备案。

  这是近十几年来,政府首次在全国范围对食品价格实行严格的行政干预。2003年,政府曾对防治SARS用品,如口罩、中药材、白醋、食盐、洗涤用品等进行价格干预。

  涨价合理性之辨

  发改委的这一举措,使得受价格管制的商品范围从能源和公用事业进一步拓宽到食品。此前一周,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以及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稳定。

  去年下半年至今,物价持续攀高势头未有缓解迹象。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上旬,36个大中城市豆油、猪肉、牛肉和羊肉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8%、43%、46%和51%。自2007年8月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连续五个月超过6%,经济学家预计12月仍将维持在6%以上。

  因CPI回落状况低于市场预期,基于对未来通胀恶化的担忧,中央政府终于下决心重拾价格行政干预之策,将涉及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置于行政控制的范围。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论坛上,发改委的高层官员在谈到物价形势时就表示,“要防止恐慌心理的蔓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1月17日这样解释政策出台的原因:一是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是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市场秩序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在增加,包括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缺斤少两、散布不实的涨价消息等等,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

  “价格干预仅起到短期稳定人心的作用。”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汪涛说,价格控制不会改变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价格长期应反映生产者的成本。在通胀预期下,会有一些超出成本上升的“搭便车”涨价的行为,但解决方法主要还需依靠市场价格的自动调整,“如果供应旺盛,涨价自动会受到抑制。”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认为,政府的价格管制政策属权宜之计,主要是为了避免春节前物价大涨。这一政策可能会导致政府增加对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否则商品和服务供应短缺将难以避免,而短缺是更为严重的通胀。尽管价格管制可能使得统计的通胀率下降,也降低了大幅加息的可能性,但价格管制不会改变人们对通胀的感受,实际负利率现象仍将显著。

  在专家看来,CPI上涨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源是成本增加。中国粮价肉价的上涨,已不单纯受国内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油价和其它国家政府的能源政策。

  近几年能源价格持续攀升,使得以此为原料的化肥价格走高,粮食生产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许多发达国家出于对能源安全、环境和国内农业的考虑,纷纷出台政策,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发展生物乙醇燃料。

  中国在2006年成为世界第三大乙醇生产国,乙醇产量突破130万吨,其中将近80%使用玉米作为原料,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已经大幅增加。后因粮价上涨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心,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项目。

  但在国际高油价刺激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美国能源政策仍大力支持乙醇生产和使用,导致国际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能源价格上涨和发展替代生物能源产业,成为推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继而推动肉类价格同步反应,且近期的价格回落不容乐观。

  而由于中国CPI篮子中食品所占权重较大,这样看来,中国CPI走高的背后,有其合理的因素在内。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定物价时也提及,“当前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在上涨,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

  发改委官员特别强调,政府是对“不合理涨价以及乱涨价”进行干预,而且,申报和备案限定在“一定规模的企业”,“不是一般的小商小贩”。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就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保持合理的利润,不得要求企业亏损经营。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是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依法控制价格不合理上涨的临时性行政手段,要正确认识,合理适度。

  显然,对生产企业价格干预政策的核心,是对其涨价合理性的判断,那么,因成本上升要求调价是否合理?若认为成本上升的涨价有合理性,价格干预政策能起到多大功效?否则,“政府调控价格的不合理”现象将凸显。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通货膨胀乃宏观经济现象,只能用宏观政策调节,不应嬗变为行政手段干预微观价格。倘若不许涨价,厂家可能会用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削减产量应对,甚至干脆退出市场。一旦发生供给短缺,深受其害的还是消费者,“涨价的合理性意味着政府调控价格的不合理。”

  他提出,政府有制止串谋哄抬物价等行为之责,但再向前跨一步就会越位。

  增加供应理顺价格是治本之策

  如果在成本上涨条件下,厂商以供应短缺、以次充好等手段应对价格管制,这样的结果将有违政府干预的本意。

  雷曼兄弟公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Rob Subbaraman)认为,如果食品以及能源价格的上涨更多是一种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而不是周期性价格上涨,在此情况下政府进行价格控制和价格补贴相当危险。

  汪涛也担忧,因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处于高位,国内控制价格的政策,反而会刺激出口的增长。

  2007年,中国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但当年的粮食出口并未减少。2007年11月,中国农产品出口37.3亿美元,比10月增加8.1亿美元。1月至11月,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3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1%。这反映出国际粮食价格比国内更有吸引力。

  这一现象在2004年政府对化肥实行限价时出现过。当时,政府对化肥批发零售价格实行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或最高限价管理,以抑制价格上涨。运行结果,国内化肥价格仍随国际市场价格同步涨落,限价导致当年化肥出口大幅增加。政府限价的目标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结果价格没有降下来,严格实行限价的地区,反而出现了化肥供应短缺。

  总结既往的经验教训,2007年底,中国政府取消了大部分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并决定2008年对原粮及其制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从2007年8月开始,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生猪供应和粮油生产给予财政补贴,同时对高校等特殊消费群体给予消费补贴。

  然而,CPI涨势并没有随政策的实施回落。究其原因,是推动中国CPI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

  “必须让价格体现生产的实际成本。”汪涛说,目前缓解通胀的主要办法应是增加供应,因此必须放开价格,激励生产者增加供应。而控制价格会导致供应缺乏积极性。对弱势群体则应给予财政补贴,变间接“暗补”为直接“明补”。

  此外,中国应限制发展用粮食生产能源的政策,“在中国这样一个耕地少、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很难想象用玉米等粮食生产乙醇来大量替代汽油。”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预测,2008年中国CPI仍居高位,涨幅为5.0%—5.5%,主要源于食品价格的高涨。此外,影响因素还包括翘尾因素的上升、国际油价再创高位、国际粮价上涨、中国农业生产成本加速上升、猪肉价格继续攀高,以及新劳动合同法可能带来劳动力成本的加速提高。

  哈继铭建议,为应对当前的通胀压力,政府短期应采取货币紧缩、人民币升值、粮食补贴为主的政策措施。人民币升值可缓解输入型通胀,粮食消费和生产环节的补贴短期内将有效抑制粮价,数量型的货币紧缩降低货币增速,也可起到一定作用。

  他提出,长期来看,政府应当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出物业税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以有效遏制土地价格上涨;继续补贴粮食生产环节。

  中国科学院预测中心1月上旬发表研究报告认为,国际市场粮食短缺,粮食出口增长及国内工业用粮增长过高是CPI高涨的直接原因。因此,2008年应适当控制粮食出口总量,优先保证食用用粮。如果2008年粮价继续走高,粮价上涨将带动诸多下游产品价格增长,会对CPI带来较大压力。若加大未来农业生产投入和解决农民增产增收问题,粮食价格有望率先出现回落。

  花旗集团中国经济学家沈明高1月17日表示,如果至2008年年底CPI应会从高位回落的猜想是正确的话,那么,价格管制应该仅仅是短期的政策。

  也许是意识到了价格管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改委承诺,在价格显著上涨的情形消失后,政府要及时解除干预措施。稳定价格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生产,增加市场供给,行政干预价格只是辅助性手段。

  2007年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实施,并未阻止CPI的步步攀升。2008年CPI预期上涨动能依然强劲。暂时管制价格,遏制通胀预期的扩散,为制定新策和既有政策发挥作用赢得时间,这可能是此次行政干预最合理的解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