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有一支致力于环境投资的国际基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7:42 《国际融资》

  ● 专访中国环境风险投资家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事实,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市场掀起制造风的时候,也制造了对环境的破坏。在那个时候,国人对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任何认识。当人们沉浸在对财富追求的幸福冲动时,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已悄然开始。就在2000年,一位在中国长大,在美国硅谷工作了12年的年轻人,清醒地看到这世界工厂背后潜藏的环境危机,同时也敏锐地发现了环境保护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在风险投资热衷于投资IT的年代,他毅然回到中国,没有去做IT风险投资人,却一门心思地扑进环境投资事业。经过7年的努力,他所领导的本土创业投资公司成功地管理了中国第一支国际环境投资基金——China Environment Fund(中国环境基金),并为股东赢得了多倍回报。他就是本刊记者采访的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叶东先生

  -《国际融资》记者 李路阳

  为何要独领风骚募集中国环境基金?

  1990年,已在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并在中信咨询公司工作了两年的叶东去了美国硅谷。硅谷是美国风险投资的摇篮,在那里他有幸成为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员,在硅谷从事风险投资工作。这一工作培养了他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2000年,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已经逐渐发展壮大,一些留学生创办的企业开始在纳斯达克上市;中国已经开始凸显在全球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全球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资源。这是他10年前出国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会如此快速发生的事实。叶东说,当时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办一家中国人的风险投资公司,把美国的技术、资金和中国的市场、人才结合起来。就这样,2000年叶东在美国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管理公司。不久,他和清华控股董事长宋军有了接触,在交谈中,他受到了宋军的感召,彼此交换了在中国成立一家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想法。由于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是一件需要慎重研究的大事,双方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周密论证和认真探讨。最终在2001年成立了清华创业投资管理公司。

  2001年,虽然风险投资在国内刚刚起步,却搞得热火朝天,沸沸扬扬。大家都被互联网愿景激起无限的热情,这种热情弥漫在互联网、通讯、软件等领域,融资的投资的都在那里大展手脚。此时的叶东很冷静,他没有跟风。他说:“我们是一家崭新的投资管理公司,我们必须分析它的优势和劣势,作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在国外已经历了很多年,如果纯粹按照国外的方式来做,不是不能成功,但可能不是我们这代人能够超越的,因为经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像美国的一些老牌风险投资公司,多则四五十年历史,少则也有三四十年历史。一家新VC要想超越老VC,只有基于自己的优势、特色来做,才能使投资产生最大效益。我们调查了很多行业,也是基于我们对国内经济走势的一个判断,中国已经初显作为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由于中国劳动力便宜,大量的日常用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一些高科技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就在大家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惊人的现象:中国也在成为世界的污染源。这是大家当时还没有完全看到的。也是基于这点考虑,我们想把精力放在环境领域。”

  叶东打了一个最通俗、形象的比喻,说:“世界如果是个餐馆的话,那中国就是餐馆的厨房。餐馆里最脏的地方就是厨房。来吃饭的人只看到餐馆最光鲜的一面,菜怎么好吃,菜单怎么漂亮,客户怎么满意,但是大家都没有看到厨房,而那里却是最脏乱差的地方。”依据当时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他认为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经济增长的局面,势必会演变成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会变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因为这片土地已经没有太多的清洁水、没有太多干净的空气,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也没有更多的资源去支撑经济的发展。因为所有支撑经济发展的东西都基于对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使用。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家,他在这严肃而沉重的环境话题中找到了投资的商机,他说:“如果我们能够用一个新方法去重新审视风险投资的产业,那么说不定我们能找到一个新的契机。”这是当时叶东的一个最朴素的想法。

  当别人纷纷成立投资于互联网、通讯、软件等领域的风险投资时,叶东却把目光锁定在创立一支专注于环境的风险投资基金上,那么,能募集到国际投资人的资金吗?对此,他很自信。他说:“在21世纪初,绝大多数人对风险投资的历史是没有充足认识的,想当然地认为风险投资就投资高科技项目。其实,风险投资的初衷,只是为了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在四五十年前,那时候并没有互联网,没有无线,也没有手机,软件也没有成为一个行业,更没有生物制药,风险投资投的都是一些传统产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是能够给你提供巨大增值回报机会的产业,风险投资人就会光顾。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环境问题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作为制造业大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这是中国的现实,也是中国的特色。如果我们能抓住中国特色,结合运用一些国际通行的操作方法,那么,我们这个风险投资平台是一定会有自己长处的。会得到有眼光的投资人支持。”

  确实如此,在与那些潜在的投资人进行接触后,青云创投确实碰到了非常有眼光、非常支持他们想法的投资人。2001年,第一期中国环境基金迎来了两家投资人,一家是香港LESS公司,另一家是亚州开发银行,募集资金1300万美元。

  尽管第一期募集的资金总额并不大,但它是中国本土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第一支投向环境领域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它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是无法用数字来测算的。中国投资年鉴、中国环保年鉴上将它载入其中,正说明了这点。

  初创时期的投资路走得很艰难

  叶东告诉记者,他们成立的这个基金,当时起的英文名字叫China Environment Fund(中国环境基金),但是中文名字却叫了个“中国环保基金”。因为在6年前,一说是中国环境基金,很多人以为是家慈善机构,甚至还把中国环境基金误认为是搞环境卫生的。出于不得已,他们当时不得不把中文名叫做“中国环保基金”。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再叫“中国环境基金”,已经不会再有人错误地理解它的意思了。

  6年前,起个名字都能引起如此大的误解,更别说做事了。叶东说:“我们做中国环境基金,是以长期投资策略来做的。”当时他对投资管理团队讲:“我们要准备好在5年之内坐冷板凳,看着那些投资TMT的人大展拳脚。因为我们需要用5年时间积累对这个行业的经验,积累对项目的跟踪考察,通过5年时间把我们的团队锻炼成一支过硬的团队。”根据当时对市场的判断和发展策略的安排,叶东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将环境投资从一个冷门、偏门、有特色的投资,变成一个主流的投资。现在看来,他的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

  在中国环境基金成立4年的时候,这个市场大门洞开,而且是呈加速度的成长。2005年末与环境相关的企业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市,人们已经从原来单一的谈论新能源转向更多的领域,比如环保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从2005年年底至今,已有将近10家太阳能企业,若干家水处理、生物柴油以及垃圾废物处理的企业在国外上市。在这些上市企业当中,就有中国环境基金参与投资的若干项目,比如江西LDK(纽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LDK)、中电光伏(NASDAQ上市公司,股票代码:CSUN)、深圳东江环保(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230)。

  就在中国环境基金成立5年之际,我们确实看到这个市场验证了叶东当年的判断:它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发展成长,而且,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民众,大家对环保的认识、理解和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行业的发展已从最早的废物处理,发展到环保新材料的能源、替代能源、太阳能等,接着又发展到风能、生物质能,包括生物柴油、乙醇、甲醇、地热资源等。2007年下半年以来其势更猛,节能减排已经变成了中国政府的新发展理念,一个全民的话题。2007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将积极采取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产业政策,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等。中国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外交部等部门联合行动,成立了CDM(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应对气候变化,鼓励碳减排、碳交易。

  面对6年来中国环境基金走过的路,应验了当年判断的今日市场,对此叶东感慨万分,他说:“作出一个判断很容易,但是,能否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一直走到判断实现的那一天,这是要经历很痛苦很漫长的过程考验的。现在回过头看,这个过程只有5年,但是当我们第一年做这个市场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过程只有5年。这个过程对每个身临其境的人来说,就好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就好像走在一条黑漆漆的隧道,可能这条隧道只有1000米,但是由于看不到头,走了900米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到头,只有走到1000米的时候,才会知道真的到头了。如果说从一开始就知道只有1000米,那你不会有问题,会很轻松,因为你知道走了多少米,还有多少米。但是,当你走了900米还不知道前面有多长路的时候,那种感觉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我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们公司在投资管理第一支、第二支中国环境基金的时候,正是经历了这样艰难的一段日子,比如说项目流比较少,项目的质量比较差,项目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比那些做高科技企业的人差很多,而且团队的观念也比较落后,企业管理也不是现代化企业的操作模式。再加上我们投资的资金较少,管理的话语权也比较小,还有我们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所以,那几年的整个投资经历是很艰难的。”作为第一家在中国从事环境行业投资的机构来说,在整个市场尚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在没有前人的经验和业绩可以追寻的情况下,哪有可能先天完美?但是,机会永远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经过几年艰苦的磨练,叶东领导的青云创投对这个行业积累了扎实的经验和资源。第一支基金的投资就获得了超乎他们想象的回报。2005年他们又募集了中国环境基金第二支基金。

  这是在第一支基金成立3年后募集的。比之第一支基金,这第二支基金的募集相对就容易了许多。第一支中国环境基金他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募集完成,而第二支中国环境基金的募集只花了一年时间,而且在第二支基金中,股东也从原有的两家增加到6家,资金也从1300万美元增加到了3000万美元。投资人来自香港LESS公司、亚洲开发银行、荷兰政府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国际企业和家族企业。

  在快速发展的环境市场加大投资力度

  由于中国清洁技术产业市场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投资者对此的投资热情也日益高涨。在这一形势下,青云创投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募集第三支中国环境基金,仅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有大约二十余家投资机构参与,有重量级的家族基金、世界最顶尖的发展银行、国际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机构投资人、财务投资人等,现在基金的募集已接近尾声。第三支中国环境基金的规模将超过两亿美元。

  叶东告诉记者,第三支中国环境基金对项目的遴选标准仍然与以前两只基金相同,须是高增长的民营企业,有很好的创业团队,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性。如果国有企业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或其他方面的优势,也可以考虑。作为环境风险投资基金,他们从创立伊始始终奉行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职责。在投资前,聘请专业的机构来做S&E的评估,也就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如果企业达不到基金规定的效益评估标准,他们就不会进入到财务的程序当中,不会向这家企业投资。这在国际上叫三重底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投资。中国环境基金的单个投资规模最少300~500万美元,最多可投2000万美元。

  在采访中,叶东非常强调风险投资与创业人之间相互需求的依存关系。他说:“创业企业需要资金,需要风险投资的帮助;风险投资机构为了获得投资回报,也需要寻找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公司的优秀创业者及其创意。”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当他们看中一个项目后,审查最仔细的是管理团队。在他们看来,人是第一位的,企业在获得风险投资后能否加速发展,关键是这个创业团队。他打了个比方,说:“我们的审查标准其实跟做体检差不多,摸摸你的脉搏,看看你的大脑,听听你的心脏。也就是通过审查看看你的技术核心在哪里?你的规章是否健全?你的财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怎样?经营者是否可靠,且同时又有能力?也就是说要看创业者有没有赚钱的潜质。如果你是个健康的人,那就一定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其实,这样可信任又有能力的人是很难找的,就是其中任何一项符合标准都不好找。实际上,风险投资的审核过程,跟选取未来之星差不多。”

  由于风险投资不是个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不是说把钱放进企业就成功了。风险投资人把钱放进企业,最终需要通过上市或其他途径退出,获得投资回报,这才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投资会持续不断地帮助被投资企业,以促进企业更好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风险投资有时像个园丁,有时更像个中学老师,企业哪儿不行,就帮他补补课,最终使它全面发展,然后把它送上资本市场,自己退身离开。这是让人很欣慰的,但是如果碰上不听劝说胡搞瞎弄的创业者,那我们是痛心疾首,难受得要命。”叶东说。

  中国环境基金投资的北京佩尔优科技是中国节能领域里的一个先行者,也是中国本土最早运用EMC方式从事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运营的公司。中国环境基金投资这家公司时,该公司的规模非常小,业务量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投资后,青云创投花了大量精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第一,帮助佩尔优进行市场定位。他们跟佩尔优的管理团队一起分析市场,帮助企业定位,将佩尔优从一个区域性、地方性的公司定位为一家全国性的公司,把企业总部从广西桂林搬到北京,实现了企业战略上的一次大转变。第二,帮助佩尔优加强财务、技术和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实力。通过青云创投的渠道招聘财务总监、业内顶尖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第三,帮助佩尔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人,使西门子创投在今年加入到对佩尔优的第二轮投资中。第四,帮助佩尔优在业务发展、品牌管理、行业经验上进行提升。第五,帮助佩尔优进一步调整公司未来的上市策略、业务方向,同时还为企业引进了一个职业经理班子。叶东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过去4年中,一步一步帮助佩尔优完成的,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成功投资案例。经过4年的努力,佩尔优已经在全国建设和运营了20多个大型节能项目,在国内水蓄冷节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这让我们不仅看到青云创投在投资背后的硬功夫,还让我们感到,投资人和创业者相互依存,共增长、共盈利、共担风险的合作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投资人的真正角色。

  叶东特别指出,需求资金的企业如何认识风险投资在企业中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像佩尔优这样能够接纳投资人的建议,企业就会很快成功。如果企业把风险投资只当作一个资金工具,不把投资人真正视为股东,不把股东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不愿意听取股东的意见,搞隐性财务,纵然技术是好的,市场也没问题,但是由于经营理念和思维观点不对,融资成效也不会显著。这是投资人在中国普遍遇到的问题。坦率地说,这对企业发展是非常危险的。“要想改变,方法就一个,就是自我强化公平、公正、诚实的信用心态。”叶东说。

  青云创投以其投资管理实力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青睐。前不久,经过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公开征集和专家评审等程序,青云创投成为第二批被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选中的创投基金之一,而且是惟一一家专注环境投资的参股创投企业。2007年11月7日,青云创投与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中心正式签约参股创投企业,成立一支人民币环境基金,由青云创投投资1/3、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中心投资1/3,由青云创投再找一个战略投资方投1/3。青云创投受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中心委托负责管理此基金。

  青云创投在中国环境投资领域可谓优势凸现。(摄影 艾亚)

  青云创投中国环境基金总裁叶东简历

  叶东先生目前担任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清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CEO,同时管理着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投资基金——“中国环境基金” (China Environment Fund)。

  他拥有12年美国硅谷工作经验。2001年回国后成功组建中国环境基金2002和中国环境基金2004,使之成为国内第一支采用风险投资方式运作、专注于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投资基金。

  叶东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合作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2年,他被评为“最活跃风险投资人”,2003被评为中国“十佳风险投资人”,2003“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100人”,“2004年度环保人物”提名,2005年被国际清洁技术投资论坛授予“2005先锋人物”。

  中国环境基金/青云创投

  中国环境基金(China Environment Fund)是由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任基金管理人,由香港LESS公司、亚洲开发银行、荷兰政府开发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出资成立的,致力于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国际投资基金。它依托于清华大学强大的研发背景、丰富的国际资源和青云创投专业的投资经验来推动清洁技术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从2002年起,作为国内第一支致力于环保、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海外系列风险投资基金,中国环境基金重点投资在中国境内从事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企业,目前已经成功投资了众多个项目。

  中国环境基金的管理者,青云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于清华大学的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的公司。于2001年成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清洁技术领域里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投资管理团队由具有美国硅谷风险投资经验、国内外风险投资及资本运作经验以及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和熟悉国内产业的专业人士组成,在环保等高新科技投资领域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