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个经典的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0:12 中国经营报

  作者:柴莹辉

  “这已经成为航空业的一个经典案例,被全世界所关注。”东航董秘罗祝平说。他口中的“经典”多少带些讽刺的意味。但国航与东航之间这场被花旗银行称为“敌意收购”的战争,确实在中国的民航业树立起一个典范。

  博弈之一,国航与东航。这对曾经的“亲兄热弟”如今已经反目成仇,一方频频逼近,一方拼命反抗。他们背后是民航业两种力量的博弈:整合派和各自为政派。

  国航希望一统江山,将国内航空资源梳理整合后,再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外籍航空公司“交战”。而东航则比较恋旧,希望三大航空集团的“三国时代”可以延续。因为这样不但意味着它的市场份额不会流失,更意味着,公司管理层对于企业话语权的掌控力度不会减弱。

  博弈之二,在于行政力量与市场行为。在中国的企业界,这曾经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且不提当年政府“捏”出一个三大航空集团,单就前任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对于“我个人不同意民航业二次重组”的表态,民航业就已经被打上了“行政色彩”的标签。

  对于中国的航空企业来说,购买飞机要统一安排,航线申请要层层审批,甚至就连市场销售的机票票价都规定了上限与下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航业的重组显然也难以摆脱政府主导的宿命。

  但国航对东航的收购,成为民航业追求“市场化手段”中的一个转折。即使2007年9月份国航与国泰竞购东航的议案“胎死腹中”,但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敢于触犯到政策的“高压线”,这样的行为本身已经是民航业市场化的“里程碑”。

  无论最终胜者为谁,国航发起的“要约式收购”都改写了中国民航业的某种“潜规则”。“如果可以为民航业带来体制环境的创新,对于国航来说,它的意义要远远比整合某家航空公司更大得多。”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航空人士如此总结。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