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能源价格一涨再涨 试做减法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6:35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丁凯 摄影=楼晓宁

  如果今年国内CPI水平回归理性,但压力可能来自电价的上涨,这些压力最终将经由制造业传递到服务业等,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可能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也将直面战略调整等重大抉择。

  “戒车”一个多月以来,陈磊每天挤地铁上班。他开始习惯于怀揣交通卡,从北京市最西边登上苹果园始发的地铁,奔赴位于东四环外的公司。他的MSN签名开始改成“自从不开车,油钱省了,迟到少了,猪肉也吃得多了。”

  在那些在地铁站候车的寒风凛冽的清晨,陈磊时常回想起6年前刚到北京工作的时光。虽然没有了开车带着女友兜风的乐趣,但他仍然感到欣慰:“现在我们俩还供着房子,油价涨这么快,养车实在吃力,坐公交能让我们更加接近结婚的梦想。”

  陈磊打算卖车,“能源涨价了,以后很多东西都会涨价,车却在每天贬值。”他说。陈磊有一份月薪7000元的工作,他现在的精打细算让很多朋友吃惊,因为以往电价、水价上涨他都从来不放在心上。

  而远在浙江乐清的吴越(化名)则从2006年起就对能源价格的上涨忧心忡忡,他是中国最大的矿用防爆电气集团的总经理,主抓生产。“2007年,能源价格上涨对我们的生产影响很大,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他语气沉重地说。

  迫于成本压力,吴越所在的企业集团将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分配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数额,而伴随着2007年12月中下旬全国煤炭企业与电力集团公司电煤合同的签订,更多的电力企业集团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成本压力:电煤价格普涨10%,甚至更高。

  国际油价仍然强劲,如果2008年国内CPI水平回归理性,但压力可能来自电价的上涨,这些压力最终将经由制造业传递到服务业等,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可能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也将直面战略调整等重大抉择。

  原材料再涨之忧

  在2007年间,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感受到了能源价格攀升带来的压力。吴越所在的公司已经成立40余年了,他们的主力产品是高低压矿用防爆开关、移 动变电站等,拥有全行业最高的市场份额,并被评为“中国电器工业最具竞争力企业”。

  由于主要客户是煤矿,这家防爆电器公司最近数年的利润始终保持着超过20%的增长率。2006年,他们投资1.5亿元,在安徽建立生产基地;其后又投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组建新产品研发中心,打算加大研发投入,巩固龙头地位。但不断袭来的是2006年的钢、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2007年的能源价格上涨。

  吴越说,因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提升“大概是10%”,前不久,乐清当地的防爆电气行业协会召集同行企业开会,商讨在2008年提价10%~11%。“但是总有人不会提价的,这事情很难。”吴越说,乐清当地聚集着160余家同行企业,很多企业的生存之道事实上是仿造行业龙头企业的产品。

  由于低廉得近乎于零的研发成本,这些仿造企业在能源价格上涨面前相对压力较小,反而在短期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吴越仍然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咬牙撑住,不应放弃研发投入,因为如果迫于能源价格上涨而降低研发资金比重,那无疑是企业增长方式的倒退。

  油价再涨之压

  一批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先感受到了这种代价。袁师傅开了8年出租车,目前,他的合同还有一年到期,但是他打算转行。“合同到期后,打死也不干出租了。”他说。而记者随机调查的四位北京出租车司机全部持这种态度。

  为应对国际油价上涨,2007年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其后,为减轻出租车司机等社会群体因油价提升而增加的负担,国家出台政策,即政府、企业和司机个人按4∶4∶2的比例分别承担油价的提升部分,并由政府与出租车公司共同补贴司机每月110元。

  但实际上,出租车司机个人承担的油价上涨金额并非20%,而是占2/3左右的比重。“2007年11月份油价上涨之后,我每天比以前多花10元左右的油钱,每月就是310元,政府的110元油补仅占1/3,现在我每天净赚只有100元左右。”袁师傅说。

  出租车司机大概是对油价波动最为敏感的群体,而即便不开车,油价上涨的影响也终将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和商品零售业,最终波及百姓个人。

  油价上升将对运输、燃油发电等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必将导致制造业成本上升。因为石油和石油产品已成为众多行业和产品的原材料,无论是关乎房地产行业的玻璃、窗框等建材和装饰材料,还是家用电器的主要器件以及服装行业,都将直接面临成本压力。

  电价再涨之惑

  关注电价的百姓,几乎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状态。2007年11月底,北京市门头沟供电营业厅排起了百余人的长队,由于听说次日电价将上涨的传闻,不少居民陆续赶来排队购电,到晚上7点多钟,仍然有附近居民不断赶来。

  来自北京电力公司的信息显示,北京市房山区和石景山区也出现了市民突击排队购电的现象,但电力公司对电价将上涨的传闻予以否定。

  然而,2008年电价上涨的势头或许很难得到遏制。2007年12月间,中电联(代表电力企业利益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书发改委建议提高电价。而实际上,早在2007年7月,五大电力集团就曾经联名上书发改委要求上调电价。

  2007年12月中下旬,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的落幕,煤价全面上涨。电煤的报价普遍提高了10%,甚至更多。对于电力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而言,煤价成本占据发电成本的65%以上,一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只有电价每度上涨2分钱以上,才能消化新增的成本压力。

  决定2008年电价上涨与否的关键,是第三次煤电联动是否得以实施。实施煤电联动之后,电价将反映煤价成本变化,从而使得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价格提高。2006年5月和6月,发改委先后进行了两次煤电联动,两次电价涨幅分别为5.9%和3.5%。

  2007年,虽然电力集团和中电联均向发改委建议提高电价,但发改委并没有实施第三次煤电联动。在参加网站访谈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2007年1到11月份,电煤价格平均上涨25元/吨,而2007年没有启动煤电价格联动的机制,主要是考虑CPI升幅较大。

  而按照目前较为流行的对2008年CPI水平“前高后低”的预测,假若今年实行煤电联动,将有可能在下半年进行。中信证券一位分析师告诉本刊记者,照其预测,2008年5月起逐省推出煤电联动的可能性较大。

  这位分析师表示,根据目前的煤价走势,预计2007年火电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将降至15%,而亏损面则扩大至40%。电力企业本身是能源企业,也是高耗能企业,如果2008年不实行煤电联动,将有一批电力企业集团直接受到影响。

  但该分析师同时也表示,煤电联动启动与否仍然存在诸多变数,不确定性较大。而在记者问及对2008年煤电联动前景的预估时,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则直言:“这个我说不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