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南水北调支撑 中国经济第三极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 11:47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李明三

  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从1995年起即参与南水北调的工程论证,现在仍从事工程运行、管理和调水定价机制等相关课题的研究。

  说起南水北调,王的体会是:从论证的过程来看,越来越重视生态,越来越重视环境,越来越重视自然资产的保护。

  他说,这应该是南水北调的终极意义所在。

  支撑了中国经济第三极增长

  《21世纪》:南水北调每年给华北调多少水?能从根本上缓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吗?

  王浩:按照分水协议,南水北调东线给海河流域15亿立方,中线每年平均北调水量95亿,其中62亿给海河流域。中线和东线一期工程都到位以后,海河流域每年可得水78亿。亏缺105亿立方,调水78亿立方,仍是不平衡的。

  换句话说,南水北调来了以后,海河流域节水的工作力度仍然不能放松。

  《21世纪》:这个规模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不按需要一次调够呢?

  王浩:南水北调是世界瞩目的大工程,饭得一口一口地吃。咱们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调上来这些,总结一下经验,给二期做准备;另外,调水规模太大,地方配套跟不上,国家资金就搁浅了。所以,从现实上看,这个规模是合适的。这也是经过多年论证才取得的认识。

  工程调度要兼顾四方得失

  《21世纪》:有限的水资源如何在各方需求之间取得平衡,中线工程建成以后如何调度?

  王浩:中线的调度要统筹考虑四大单元:受水区、丹江口水库、水库上游和水库下游,合理地处理这四大单元之间的利害得失,协调运行。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准则的、适应性调度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我们承担了这个课题,我是课题负责人,可以说,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21世纪》:怎么解决的?

  王浩:先说受水区,要解决好三件大事,按分水比来分,按供需差来分,按照外调水和当地水哪个优先使用的次序来分。首先要按照各省市的分水比例来调配水量,因为各地按照分水比分摊投资,就有了这么多的协议用水量。但是完全按照协议用水量调配也行不通,还要考虑各地降水情况,对供需的适应程度,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在协议分水量的原则性和供需相互适应的灵活性之间要有一个权衡。

  本地水和外调水怎么配合?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地都想拿南水北调的水当备用水源,这是很不合理的,但也是很实际的。因为当地水便宜,优先用当地水,当地的企业会占便宜,但是,生态要倒霉,国家要倒霉。要是逼着他用高价的外调水,老百姓和企业要增加一点负担,但是,整个的国土质量会提高,生态环境价值也会提高。这也需要权衡。

  《21世纪》:水源区,汉江上下游之间,也存在这些问题吗?

  王浩:丹江口水库也有三件大事,防洪,发电,供水,三者矛盾怎么解决?解决的方式就是供水要服从于防洪,发电要服从于供水。规划阶段定的几个事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要深入研究丹江口水库的防洪,可不可以更灵活一点,把防洪、供水、发电和航运结合起来考虑,这样能够减少丹江口的弃水量,把这些弃水有效地用在北调水里面。

  二是汉江下游要优先使用162亿立方的国民经济用水和航运用水,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优先?要考虑具体情况,考虑南北之间丰枯组合和水文不同步性,增加北调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这是调度里很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都在考虑之中。

  再有就是丹江口水库的上游单元,陕西要打通秦岭,把汉江上游15亿水引到关中平原。另外,陕西商洛、汉中地区,大规模的搞水土保持,把水资源就地利用了,影响了汉江的产水量。规划条件下汉江多年平均丹江口水库的入流量是388亿立方,最近这几年观测下来只有352亿立方,怎么办?规划阶段的这些事情现在都要重新加以考虑了。

  水费要占到家庭支出的3%

  《21世纪》:南水北调投资巨大,如何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王浩:一个是经济机制,要统一水价,各地要把当地水价提起来,甚至要比南水北调的水更贵,逼着大家用南水北调的水,增加的收益可以用于节水和治污。

  一个要理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要改变,经济机制要改变,这都是具体要操作的地方。

  《21世纪》:水价你认为提到多少才合理?

  王浩:按照国际的标准,水费支出要占到企业支出和家庭支出的2.5%-3%,中国只占到1%,这是很低的,还有提价的空间,还有承受能力。而且,水费支出要到3%,节水和治污才有机制,所谓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才有基础。3%是多少钱呢? 10元吧。这个价格,我觉得社会有承受能力。

  必须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水

  《21世纪》:你刚才说到优先用水的问题,从水价上看,外调水并不具备竞争优势,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受水区优先使用外调水呢?

  王浩:各地必须坚持不懈地把外调水优先用掉,即使它价格更高。要留出当地水让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增加河流的入海水量和水环境容量,以恢复生态环境。

  从水的基本服务功能和基本属性上看,水资源不仅有资源属性,经济属性,还有生态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这些属性组成了两大服务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上去了,生态服务功能就下来了,所以算宏观层面的大账,从绿色GDP的观点出发,都应该先用外调水。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只有优先使用南水北调的水,工程才能正常运行,调水才有可持续性,不至于修好的工程晒太阳。如果不这样做,工程根本不可能持续,国家的资源、生态也不可能持续,地下水继续大量超采,河道继续断流,生态继续影响,占便宜的只有一些生产企业。

  《21世纪》:如何保证落到实处呢?

  王浩: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用水计量监测。南水北调的水来了以后,各地要有一套非常详细的,投资不菲的分配系统,把水分下去,供到各处。地方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配套设施的建设推进不力。现在,得抓紧做这件事。另外要加强计量,用了多少南水北调的水,用了多少地下水,要弄得一清二楚。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