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油价迟早会显著影响百姓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07:59 每日经济新闻
    预期之中而在意料之外,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首度破百: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中午12点刚过,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交易中达到每桶100美元。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尽管这在我们的预期之中,但在新年交易第一天就一举达到100美元,多少有些出乎意料。”石油经济学博士张宏民对记者说。他表示,原油期货价格破百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不言而喻,高油价时代已经不容置疑地到来了。

    预料之中的“偶发事件”?

    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曾两度站在每桶100美元的关前,市场对油价迟早会突破每桶100美元已经形成共识。“但没想到会在新年第一天就突破每桶100美元,这比预期的要快。”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邓勇说。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油价破百只是“昙花一现”。东方油气网的分析师钟建就认为,油价从96美元突然上探百元大关,这是一个“偶发事件”。“毕竟,每桶100美元的国际原油价格是站不住脚的。”他说。

    邓勇还认为,实际上,如果用欧元计算,2007年的油价实际比2006年更低。由于欧佩克主要收入以美元结算,而消费采购却大部分以欧元结算,因此,从自身的实际利益考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也非常希望油价继续上涨。

    不管怎么说,油价毕竟在新年第一天就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对市场的心理意义不容忽视。“即便是预料之中的‘偶发事件’,它也显示着,2008年,油价必将在一个更高的价格区间中运行,高油价时代是毋庸置疑的到来了。”张宏民博士说。

    经济传导效应有多大?

    人们关心的是,油价破百的经济传导效应究竟有多大?对实体经济和日常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专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早已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中,高油价命题对于中国的考验也与世界各国具有同构性。因此,“即使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对中国的短期影响力不会是冲击性的,但长期来讲,持续走高的油价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石油相关行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中国石油大学能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教授说。

    王震解释说,上世纪70年代国际油价从2美元迅速暴涨5倍到10美元,对世界经济影响很明显。但维持了十多年的稳定后,这轮油价从2000年的20美元涨到现在的100美元也是5倍,但增长周期长,属于爬坡型的上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于油价波动的适应力增加了许多,但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可以长期支持一路飙升的油价,而且目前这个临界点已经逐步显现,高油价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已经露头。

    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员邓勇也认为,油价对国内相关行业影响越来越明显。影响最直接的石化行业来说,自2005年以来全行业的持续亏损趋势至今没有得到扭转。“如今,油价继续摸高,对石化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邓勇说。

    此外,由于油价是能源价格的风向标,油价破百有可能带动市场对于其他能源价格上涨的高预期,从而推动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的逐步上涨。如果能源价格在石油价格的带动下轮番上涨,就有可能增加全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进而会拖累经济运行的步伐。

    “从居民生活的角度看,高油价也迟早有一天会显著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张宏民说。新华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